時隔六年 汽車三包能否撐起消費者尊嚴
2011-09-27 11:21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錢瑜 編輯:葉萌 動感互聯觀致3五門版
時隔6年之后,汽車“三包”政策再次被提上了日程。9月21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其官方網站發(fā)布了關于召開《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立法聽證會的通知,就汽車“三包”規(guī)定再次面向社會征集意見。
事實上,早在2004年12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就將當時起草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草案)》對外征集意見,但之后就沒有了下文。
近幾年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將突破2000萬輛大關,而在2004年只有400萬輛。汽車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在大批量生產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我國一直缺乏對汽車消費者的權益保障。近年來,因為質量問題而導致的投訴在逐年上升,為了維護中國汽車消費者的尊嚴,業(yè)內對汽車實行“三包”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對于《征求意見稿》,記者采訪了多位業(yè)內專家,他們表示,汽車“三包”政策對行業(yè)的規(guī)范發(fā)展來說是一件好事,時隔6年后再次提上日程,應該能盡快出臺。
雖然汽車“三包”政策對汽車企業(yè)來講不是什么“好事”,但多家車企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了支持態(tài)度。然而,也有很多車企反應冷淡,認為政策正式出臺前沒有考慮相關問題的必要。
汽車“三包”刻不容緩
“三包”政策是零售商業(yè)企業(yè)對所售商品實行“包修、包換、包退”的簡稱。指商品進入消費領域后,賣方對買方所購物品負責而采取的在一定限期內的一種信用保證辦法。
近年來,由于缺少懲戒機制,一些跨國汽車公司根據所謂“國情”不同,對不同國家的消費者采取反差極大的區(qū)別對待方式。車輛出了問題,車企推脫責任的方式五花八門。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汽車“三包”規(guī)定的出臺,確實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1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投訴情況顯示,汽車行業(yè)投訴量同比上升51.1%,創(chuàng)歷史新高,是所有投訴商品和服務行業(yè)中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
統(tǒng)計顯示,消費者對汽車重要零部件質量問題和服務質量問題的投訴仍占絕大多數。同時,有關新車質量的投訴越來越多,6個月內新車用戶的投訴比例竟然占到投訴總量的60%以上。
“由于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缺乏,消費者遇到汽車問題時很難做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會長蘇暉告訴記者,很多消費者都是只會開車,卻不懂汽車方面的常識。一旦車輛出現質量問題,對于究竟是消費者自身使用不當,還是車輛本身缺陷造成故障,始終缺乏一個客觀公正的第三方機構予以檢測認定,這就導致廠家或經銷商推諉扯皮、消費者無可奈何的情況。
蘇暉認為,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根源在于汽車“三包”規(guī)定的缺失,這也造成經銷商、生產廠家以及消費者之間權利與義務不清,消費者索賠無門、維權困難。
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投訴部主任邱建國表示,汽車“三包”規(guī)定應盡快出臺,以公平、公正地化解消費糾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有利于車企長遠發(fā)展
“汽車‘三包’政策倘若出臺,對汽車企業(yè)來說將帶來不小的考驗。”蘇暉說:“企業(yè)也應該盡快適應更為嚴格的生產和售后服務要求。”
《征求意見稿》指出,家用汽車的整車“三包”有效期不應低于兩年或者4萬公里,主要總成和系統(tǒng),如發(fā)動機、車身、轉向系統(tǒng)等的質保期應不低于3年或6萬公里。在整車“三包”有效期內,消費者因質量問題的單次修理時間或等待零部件時間超過5日的,修理商應當為消費者提供備用車,或者給予合理的交通費用補償。在汽車售出后30日內,只要出現一次嚴重質量問題,如車身開裂、制動系統(tǒng)失效、轉向系統(tǒng)失效、燃油泄漏等,消費者即可選擇退貨。
新規(guī)定對汽車消費者權益的支持力度有了不小的提高,但同時也會給汽車企業(yè)帶來很多的麻煩。據透露,2004年汽車“三包”政策對外征求意見后,便沒有了下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來自汽車廠家的阻力非常大”。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征求意見稿》得到了不少企業(yè)的支持。采訪中,一汽豐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汽車“三包”政策將會對汽車企業(yè)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一汽豐田對國家出臺的政策一貫持積極態(tài)度,當然也會支持汽車“三包”的政策。
廣汽豐田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雖然汽車“三包”政策還處于征求意見階段,一旦實施后,廣汽豐田肯定會積極應對,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服務。
蘇暉認為,對汽車這么復雜的產品來說,“三包”規(guī)定遲遲難以出臺,也是事出有因。不過,從維護消費者利益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大方向,是不容違背的。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汽車“三包”政策從現階段來看,對于中國汽車的發(fā)展,特別是自主品牌汽車的發(fā)展來說,很可能是一柄雙刃劍:在有效保證消費者利益的同時,會出現因投訴過多、賠償過重影響到企業(yè)利益的問題。
不過,長城汽車副總經理、宣傳部部長商玉貴對自主品牌很有信心,他表示,長城汽車的各款車型完全禁得起汽車“三包”政策的考驗。
“從長遠來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汽車產品質量的提升,使中國的汽車產品在走向世界時,有更充足的底氣。”羅磊說。
正式落地尚欠細節(jié)
雖然時隔6年后汽車“三包”政策再次面向社會征集意見,但采訪中,專家表示,汽車“三包”需要很強的細則指導實際操作,從現在的《征求意見稿》來看,汽車“三包”政策還需要更多的配套細則。
多位經銷商也表示,對于經銷商來說,非常需要一個具有指導意義的法規(guī)來處理和消費者之間的糾紛,不過從《征求意見稿》來看,很多條款依然不具備可操作性。
例如,在退車后的操作上,《征求意見稿》的表述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辦理車輛購置稅退稅;貸款購車的,銷售商應當按合同約定一次退清貨款”。
“但是其他諸如保險、上牌等如何處理,《征求意見稿》則沒有涉及,只是籠統(tǒng)地表示按照本規(guī)定更換或者退貨的,發(fā)生的國家規(guī)定的有關稅費由銷售商承擔。”上述經銷商說,這就讓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征求意見稿》中還指出,涉及“嚴重安全性能故障”時可要求退換車,涉及“主要零部件質量問題”時可要求更換總成。蘇暉認為,這一條款必須要細化,否則有可能引發(fā)更多的糾紛。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從此次推出的《征求意見稿》來看,部分規(guī)則并未明確,力度明顯不足,應予以明確。
據悉,不同于家用電器消費,作為產業(yè)鏈長、關聯度高的汽車產品,從購買到使用環(huán)節(jié)涉及的方面非常多,不能簡單地像家電“三包”一樣輕易退換貨。中國車主一旦碰到汽車質量問題,由于專門針對汽車產品的有效的質量監(jiān)管法規(guī)的缺乏,面對廠商的強大實力、高額的鑒定費用以及紛繁復雜的程序,大多數消費者在維權途中不得不知難而退。
“消費者在以后的買車、用車過程中能否得到應有的尊重,汽車‘三包’政策的意義很大。”蘇暉說。
(編輯 葉萌)
- ·奔馳閃耀美利堅 車市北美車展實拍匯總
- ·目標年輕群體 試駕雪佛蘭科魯茲掀背車
- ·寶馬M3小心 英菲尼迪Q50 Eau Rouge解析
- ·鄭州日產NV200自動擋及VIP車型 2月上市
- ·不為牌照擔心 試駕體驗華晨寶馬·之諾1E
- ·春節(jié)前優(yōu)惠將持續(xù) 本周中級車行情匯總
- ·奧迪A4L最高優(yōu)惠7.7萬元 部分現車銷售
- ·速翼特運動版上市 售價17.88-18.88萬元
- ·穿上運動服 四款20萬元以內運動車型推薦
- ·東風風神三款特別版上市 售價5.98萬起
自主品牌歐美品牌日韓品牌
小型車緊湊車中型車高級車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