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首頁 ? 資訊 ? 廠商要聞 » 英菲尼迪-紅牛車隊再續(xù)佳績
2013-09-10 15:21 來源:網(wǎng)上車市 編輯:趙萌
(2013年9月10日,北京)北京時間9月8日,2013賽季F1意大利大獎賽在蒙扎賽道拉開帷幕,盡管氣溫驟降而且身處法拉利的主場,英菲尼迪-紅牛車隊的天才車手、英菲尼迪車輛性能總監(jiān)維特爾(Sebastian Vettel)卻依舊憑借一路領跑的優(yōu)勢點燃賽場,毫無懸念再次奪冠,而來自法拉利隊車手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Diaz)與維特爾的隊友馬克•韋伯(Mark Webber)最終分列二三。兩位車手的優(yōu)異成績使得英菲尼迪-紅牛車隊的積分優(yōu)勢再度擴大,而車手積分榜上,輕松拿下第六個分站賽冠軍的維特爾以222分將其余第二名的分差拉大至53分,大有續(xù)寫最年輕的“四連冠”之勢。
作為英菲尼迪全球品牌形象大使和車輛性能總監(jiān),維特爾也樂于將賽道上的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公路車的真實操控。在八月份已于美國率先上市的全新英菲尼迪Q50的研發(fā)過程中,維特爾親自參與車輛的性能測試工作,并在性能提升方面提出了重要建議,幫助Q50打造同級別車型中頂尖的運動操控性能。除此之外,即將在法蘭克福車展首演的英菲尼迪Q30概念車就是其全程參與開發(fā)的首款車型,它融合了轎跑車、掀背車和跨界車三種車型風格,極富現(xiàn)代和個性化氣息。在這輛代表著英菲尼迪未來入門級緊湊豪華車型的前瞻之作中,維特爾為它傾注了更多來自F1充滿激情與表現(xiàn)力的性能基因。北京時間9月12日,維特爾也將親臨法蘭克福車展英菲尼迪展臺,與大家分享英菲尼迪豪華座駕的非凡魅力。
英菲尼迪-紅牛車隊的另一位老將馬克•韋伯在2014賽季將結(jié)束在車隊的供職,由Daniel Ricciardo接替其為該車隊征戰(zhàn)F1賽場。他在2008年加入紅牛青年隊(Red Bull Junior Team),曾在三級方程式和雷諾世界聯(lián)賽中取得過突出成績。
關于英菲尼迪
Infiniti英菲尼迪于1989年誕生于北美地區(qū)。憑借獨特前衛(wèi)的設計、出色的產(chǎn)品性能和貼心的客戶服務,英菲尼迪迅速成為全球豪華汽車市場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
2007年,英菲尼迪正式登陸中國;2010年7月,為了順應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持續(xù)增長,英菲尼迪中國事業(yè)總部(IBU-China)成立;2012年5月,英菲尼迪正式將全球總部遷至香港。目前,中國已成為英菲尼迪繼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全系車型均已進入中國市場
英菲尼迪旗下全系車型目前均已進入中國市場,包括:運動型豪華轎車英菲尼迪G系、高端豪華轎車英菲尼迪M長軸距版、豪華中型SUV英菲尼迪EX、豪華七座SUV英菲尼迪JX、跑車型豪華SUV英菲尼迪FX、奢華全尺寸SUV英菲尼迪QX。
2012年12月,英菲尼迪發(fā)布了全新車型命名體系——自2014年型車型起,英菲尼迪將以字母“Q”作為其轎車、轎跑車和敞篷車型系列的命名前綴,以字母“QX”作為其SUV車型和跨界車型的命名前綴,在Q或QX之后再以一個兩位數(shù)字來劃分車型的級別。英菲尼迪全新命名體系旨在建立一個清晰、統(tǒng)一的車型命名體系,不僅為產(chǎn)品線的擴充創(chuàng)造空間,更傳遞出英菲尼迪雄心勃勃的發(fā)展方向。
“致情致盛,完美體驗”的客戶服務
秉承“致情致盛,完美體驗”的客戶服務理念,英菲尼迪中國為客戶提供包括4年/10萬公里的免費保養(yǎng)、24小時道路救援、CCC(客戶關懷中心)等在內(nèi)的全面便捷服務。與此同時,英菲尼迪還與以周到服務培訓而著稱的專業(yè)機構(“全日空”培訓學院)合作,建立“頭等艙”式的待客之道。英菲尼迪中國是全球范圍內(nèi)首個推廣該培訓項目的機構。
在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與服務方面,英菲尼迪所有經(jīng)銷店均按照“IREDI”標準(英菲尼迪零售環(huán)境設計標準)設計并建造。迄今,英菲尼迪的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已覆蓋中國所有重點城市。2012年7月,英菲尼迪將全球首家品牌旗艦店引入中國,以最高標準確立了英菲尼迪全球服務新標桿,并將逐步向英菲尼迪全球市場推廣。
激情綻放F1賽場
2011年,英菲尼迪成為紅牛F1車隊的官方合作伙伴,開始涉足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在2011至2012賽季,英菲尼迪助力紅牛F1車隊包攬了車隊總冠軍和車手總冠軍獎項。2013年,英菲尼迪成為車隊冠名贊助商及車輛性能合作伙伴,車隊以“英菲尼迪-紅牛車隊”的嶄新命名繼續(xù)激情綻放F1賽場。英菲尼迪全球首位品牌形象大使、紅牛車隊車手塞巴斯蒂安•維特爾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連續(xù)三次奪得車手總冠軍的賽手。
(編輯 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