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6:在今年上半年這么不好的環(huán)境下,奔馳能夠做到增速最快,那么什么時候奔馳能夠超過寶馬和奧迪,成為銷量上最高的,對此您這邊有沒有什么計劃?
李宏鵬:今年7月份,北京奔馳單月的銷量超過了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這是值得慶幸的事情。當然了,這只是一個時間段內的超過,但從這樣的結果可以看到我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同時市場對我們的產品有著更大的需求。從長時間段來看,包括今年年內來看,我認為北京奔馳去超越另外兩個主要的競爭對手,單從量上來說還不是時候。大家都很清楚北京奔馳成立到現(xiàn)在不過十年的時間,而發(fā)力最后還是集中在最后三五年之內,之前還是一款車打天下。我想奔馳只要能夠保證現(xiàn)在的增長勢頭,在更多有競爭力的車型陸續(xù)國產化且投放市場后,我認為這個時間會比我們原來的計劃大大的縮短,可能比原來的設想要提前一兩年,甚至更快。
Q7:因為我也是土生土長北京人,我覺得能夠把奔馳這個品牌拿到北京生產,能夠把它研發(fā)放到中國,是挺驕傲的事。在此,能不能請徐董談談十年來以及未來,北京奔馳能夠對本土制造產生什么樣的意義,或者已經產生了哪些意義,未來又會有哪些更多的影響?
徐和誼:與奔馳的合作最大收益是北汽,特別是自主品牌這一塊,收獲挺大。在和戴姆勒大的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里,圍繞產品研發(fā)和支持北汽自主品牌發(fā)展,專門有這么一塊內容?,F(xiàn)在所生產的E級車,加長版的E級車,作為整個的平臺,都是無償給了北汽。這在西方大集團里是不可想象。奔馳這么支持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支持自主品牌發(fā)展。
另外在去年年底,北汽和MBtech公司(梅賽德斯-奔馳車輛技術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MBtech大股東是戴姆勒,奔馳產品開發(fā)全都是它?,F(xiàn)在我們雙方正式成立合資公司,公司注冊在順義總部,現(xiàn)在已正式開始運行了。運行這公司,就是為了幫助北汽開發(fā)自主品牌的產品。我相信這會為北汽未來自主產品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貢獻和收獲。
Q8:產品方面,除了今年四季度的GLC以外,明年A級B級和小型車會不會國產?
徐和誼:以后產品排號都不是現(xiàn)在的A 、B,排號都變了,又變成一種新的排法。比如說GLC這就是新排號,原來叫GLK。把K變成C代號是變了,但是產品內部完全不一樣,未來K會慢慢淡化就出去了,以C頂上。但是這平臺和K平臺又不一樣,比K的平臺又升了一級,一個長度變了,寬也變了,車型更是完全變了,根本找不著K的影子。下一步沒有C的什么號。
Q9:以后發(fā)動機二工廠是不是以小排量為主?
陳宏良:現(xiàn)在正在制定規(guī)劃中,小排量的發(fā)動機是主流趨勢。比如現(xiàn)在六缸跟四缸相比明顯四缸在增長,不是大家不喜歡六缸,而是因為四缸在很多地方可以取代六缸。同樣,若小排量的發(fā)動機性能能很好的滿足市場需求,那么未來可能會以小排量發(fā)動機為主。
Q10:今天的主題是“筑夢十年 馳向巔峰”,您覺得在過去十年中,北京奔馳最重要的經驗、最重要的沉淀是什么?
徐和誼:少說多做。踏踏實實干,拿實力說話。從明年開始,北京奔馳所投產的產品大部分都是帶有混合動力的新能源產品,有些甚至都成了標配。我認為這也走在了整個行業(yè)的前列,符合國家的號召。年輕、時尚、小型化、節(jié)能環(huán)保,滿足相對年輕消費者的需求,這是未來大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