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30 09:52:43 來源:網上車市大同站 廠商稿 編輯:李偉
奇瑞新品牌形象下首款戰(zhàn)略車型艾瑞澤7上市以來備受矚目,其產品力上取得大幅提升也贏得了來自各界的高度贊譽,以至于有觀點稱,憑借艾瑞澤7的產品力,即便是與合資同級車型展開競爭也毫不遜色,并被寄予了扭轉中國汽車品牌與合資競爭的頹勢的厚重期望。
艾瑞澤7所處的A+級車型領域可謂強手如云,合資品牌中同級別的代表車型更是已經全面完成升級換代。即便如此,艾瑞澤7在與這些車型的比拼中事實上也并沒有表現(xiàn)出顯著的劣勢,反而無論是在造型設計、工藝品質、人性化設計、科技配置應用等方面都緊隨當前主流趨勢,與合資車型相比不僅不落下風,甚至還體現(xiàn)出了自身的獨特優(yōu)勢。
首先從造型來看,艾瑞澤7的設計語言選擇了大氣穩(wěn)重的整體風格,迎合了國內消費者對于該級別車型“宜家宜商”的雙重使用訴求。與此同時,源自“水”元素設計靈感的流暢車身線條、協(xié)調的車身比例,以及大量國際汽車造型主流時尚和動感元素的運用,則讓艾瑞澤7看上去更加驚艷。從媒體的觀點,以及消費者青睞有加的反響來看,艾瑞澤7的造型設計算得上是相當成功。
汽車消費市場升級以來,消費者對汽車品質的要求日漸愈發(fā)嚴苛。面對這一趨勢,即便是合資品牌也在不斷的尋求突破,各種先進工藝、技術手段層出不窮。而中國汽車品牌遲遲未能站在“同一勢位”與合資品牌展開競爭,其根本原因正是受限于在品質的塑造上始終無法趕上合資品牌的步調。
正應了那句“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奇瑞為了能夠拉齊與合資品牌的車型在品質上差距,不惜巨資引入了包括Meisterbock&Cubing等國際汽車制造領域的新興技術和設備,并率先提出“感官質量”理念,質量的控制和評審更是嚴格遵循了合資品牌標準。不難看出,艾瑞澤7由內而外的品質感已經達到了中國汽車品牌同級車型中前所未有的高度,車身上細膩、勻稱的縫隙處理,內飾中的材質甄選和裝裱工藝,都顯現(xiàn)出了比肩合資的高超工藝水準。這也成為艾瑞澤7與合資車型競爭最具分量的砝碼。
“中國汽車品牌一直存在“十萬元”天花板,我們期望艾瑞澤7能有所突破,希望這款車能夠以產品力開創(chuàng)與合資品牌對壘的市場格局。”正是基于對產品力的這份自信,艾瑞澤7在定價上率先探入了合資同級車型的價格區(qū)間。不過,分析之后還是能夠讓我們欣喜的看到,艾瑞澤7不僅在品質上足以與合資品牌分庭抗禮,而且在“同一價位”上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價值更尤勝合資品牌一籌。
在國內消費者極為看重的車內空間這一項上,艾瑞澤7就占盡優(yōu)勢,不僅長達2700mm的軸距鮮有合資對手能及,而且后排高度、后排腿部空間和后排座椅寬度,也分別達到960mm、616mm-954mm和1396mm,這三項數(shù)據(jù)在與市面上所有主流合資品牌車型的對比中都占據(jù)著壓倒性的優(yōu)勢。這樣的空間表現(xiàn)力無疑更能贏得主要以家庭為用車單位的中國消費者青睞。
在舒適性和人性化方面,艾瑞澤7作為一款家用轎車也顯得非常稱職。其中,卓越的NVH優(yōu)化,就為車內營造出了靜謐性極佳的舒適氛圍。實際測試結果顯示,艾瑞澤7怠速靜音僅為38分貝,這一成績甚至超越眾多合資同級車型。在人性化設計方面,艾瑞澤7根據(jù)J.D.Power關于最常被帶入車內的20項物品的調查結果,在車內布置了多達30余處儲物空間,同樣令大多合資車型望其項背。
不僅如此,艾瑞澤7同樣繼承了自主車型配置功能豐富的優(yōu)勢特點,除了包括6向電動調節(jié)座椅、自動恒溫空調、電動天窗等一應俱全的舒適配置外,其數(shù)字和安全配置應用兩方面也實現(xiàn)了一個全新高度,諸如藍牙通訊、HMI觸控液晶顯示屏、帶動態(tài)輔助線功能的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啟動、GPS導航,以及最新9.0版本的ESP電子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HHC坡道輔助系統(tǒng)、TPMS胎壓監(jiān)測裝置等主動安全配置在艾瑞澤7均有體現(xiàn),使得車輛在智能化程度和安全性能方面都得以大幅提升。
據(jù)了解,自九月份以來,仍處于產能爬坡期的艾瑞澤7提車數(shù)量已經超過了4200臺,這一數(shù)字超過了很多在同級別市場中打拼已久的合資車型的單月銷量。需要指出的是,在艾瑞澤7售出的車型中有近50%的車型為11.29萬元CVT版及以上高配車型。消費者是愿意花與合資品牌相同的價格購買艾瑞澤7,不僅說明其產品力不輸合資品牌,其在空間、配置等方面的高價值的更能吸引消費者。
近年來,與合資品牌的強勢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中國汽車品牌被迫不斷下沉,不得已與曾經制定的“向上”策略背道而馳。正當業(yè)界為中國汽車品牌全線受挫一籌莫展的時候,艾瑞澤7的推出,不僅適時的為中國汽車品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為中國汽車品牌的發(fā)展帶來了更多可以借鑒和思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