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獨家》海茲曼:股比、電池、尾氣門
李安定 新華社高級記者、車市精英會專欄作家
8月2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接受了我和《國際商報》何侖、《三聯(lián)生活周刊》李三、《汽車博覽》吳道予的專訪,談及大眾在中國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合資企業(yè)股比放開的爭論、去中心化、大眾新能源車的推進。
1 上半年大眾表現(xiàn)出色
海茲曼:上半年大眾集團在中國的表現(xiàn)是非常出色的,我們創(chuàng)造了歷史新高,在華總銷售186萬輛汽車,增長6.8%。特別是在過去6月份我們又實現(xiàn)了更為強勁的增長,這半年出色的業(yè)績,我不覺得意外。去年第四季度,我們就已經向各位表示我們持續(xù)看好在中國車市的增長和發(fā)展。
這半年中,我們全線產品都有所斬獲,其中,大眾品牌上半年銷量增長7.3%,奧迪則繼續(xù)在豪華車這一細分市場保持著領先優(yōu)勢,具體車型方面,新寶來、新帕薩特、新邁騰、朗逸和凌渡的銷量都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可以說是全面開花。
對于大眾來說,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實現(xiàn)產品的互聯(lián)化、數字化,持續(xù)推動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在公司定位上,必須要從傳統(tǒng)的汽車制造商,轉變成為全球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2025戰(zhàn)略”的幾個要素。
第一,斯柯達的銷售將歸于上汽斯柯達系統(tǒng)內來進行銷售,這對斯柯達來說是個重要的轉變。
第二,我親自主導了團隊重組的工作,遴選了魏永新(Mr. Wedler)負責奧迪品牌,韓麥安(Mr. Hafemann)負責斯柯達品牌,馮思翰博士任大眾品牌中國CEO、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此前,馮思翰負責一汽大眾市場銷售和營銷。蘇偉銘先生將負責大眾汽車集團銷售和市場工作,同時主抓集團的戰(zhàn)略工作,是我的左膀右臂。
我將更加專注于推進集團以及大眾汽車在中國的變革,使大眾能夠真正成為領先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數字化、互聯(lián)化以及新能源車和經濟型車領域這幾個方向的發(fā)展。
2 放開股比的爭論,大眾在兩個合資企業(yè)有沒有擴股的打算,是否將打壓自主品牌
問:中國汽車界目前正在進行一場是否應該在合資企業(yè)中放開中外股比的討論,如果中國政府允許股比放開,大眾會不會像有些人所擔心的那樣,立即要求在合資企業(yè)中增持股份,超過50%,從而取得絕對控股地位? 并利用技術資金優(yōu)勢對自主品牌進行致命打擊。
海茲曼:首先,我要做個表態(tài),中國政府在改革開放,在汽車市場的開放過程當中所采取的任何一個步驟,特別是與國際接軌的每一個步驟我們都是歡迎的。在中國,我們的合資企業(yè)能走到今天,有如此大的收獲,來源于合資雙方融洽的合作關系,許多重大的決策都由我們一起進行溝通,最后一起來拍板。所以,為了更好地來保證在中國市場未來的成功,我們仍然必須要一起合作。
因此,談到股比相關的這一爭論,我想這可能與將來新成立的合資企業(yè)有更直接的關系,但對于大眾與上汽與一汽的兩個已經在成功運營多年的合資企業(yè)來說,這種股比變動的設想對我們沒有直接影響。
我同意您剛才說到的一點,任何股比上的變動都要由合資雙方一起討論,并達成共識,對于任何合作雙方來說,合作的目的都是要實現(xiàn)最終的雙贏。至于你所說的關于打壓中國自主品牌的擔心,我的回答是NO!NO!NO!,我們既沒有這種企圖,也沒有這種能力。
3 在新能源車方面,大眾遇到什么問題?
問:在節(jié)能減排、新能源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領域,大眾汽車一直在全力以赴推進。但是我們還沒有看到足夠多的新能源車投入市場,大眾在這方面遇到了什么問題?
海茲曼:在節(jié)能減排以及新能源車領域大眾已經投入巨額資金,我真心希望中國政府能更快地與國際接軌。講到電池問題,目前我們正在與領先的電池廠商進行緊鑼密鼓的洽談,包括中、日、韓企業(yè)。但目前一些韓系廠商的電池并沒有在中國得到批準。所以,在補貼等方面還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第一輛新能源車是新的奧迪A6,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要滿足多項審核來確保滿足中國政府的相關要求。盡管奧迪A6已經成功地進入了中國的新能源車名錄,但它何時能夠上市仍然是個未知數,或者說何時能得到政府的補貼是個未知數,因為其中使用了到韓系廠商的電池,但目前來看,韓系廠商的電池什么時候能得到中國政府的放行還不明確。
4 大眾是否走出尾氣門陰影 ?
問: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大眾汽車關于柴油門排放事件,似乎已經在加州和律師事務所、法院達成協(xié)議,賠付方案基本已經定了。因為您是集團董事,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大眾現(xiàn)在已經走出了排放事件的陰影?
海茲曼: 我們確實與有關方面達成了大部分的協(xié)議,而且大眾汽車對這樣的成果也深表滿意。在美國我們已經達成了基本協(xié)議,按照法律流程去推進最終協(xié)議的簽署。目前,確實仍有一些問題需要多方敲定,并且達成一致,但是大部分的問題都已經解決。在歐洲,我們也是有序地在推進相關的召回準備工作,今年預計會與政府方面達成一致,開始所有相關車型的召回。所以,關于柴油發(fā)動機排放事件的問題,我們正在非常緊鑼密鼓地推進相關協(xié)議簽署和相關流程,并且我們希望能夠在這些工作完成之后, 這一事件最終能夠塵埃落定。
5 德國和中國都有汽車在2030年退市的說法,靠譜嗎?
問: 在5年前我們對這個新能源車的路線圖是非常清晰,一是傳統(tǒng)車的優(yōu)化,二是電動車,三是氫能源。最近,我們注意到德國甚至中國有關方面宣布,到2030年以后,所有的汽油車都要退出汽車市場,這對汽車行業(yè)真是個顛覆性的改變。大眾汽車的整個能源政策,將如何該怎么適應這個變化?
海茲曼: 對您剛才所講到的2030年展望,首先,對于它實現(xiàn)的速度,我抱有質疑態(tài)度 --- 是不是能夠如期迅速地變?yōu)槭聦嵾€是個問號。但大眾汽車始終站在技術研發(fā)的前沿,我們的科研都落實到每年都增加的新能源車車型產品上。如果大眾集團能夠有足夠的信息去繼續(xù)進行技術和資金投入的話,我們希望在市場上能有更為平等的競爭條件,甚至更為可預見的政策環(huán)境,這樣才有利于我們放開手腳進行投資和開發(fā)。
談到2030年,我先談一下對2020年的展望:2020年大眾至少會有幾十萬輛新能源車投放,包括靠電池就能夠跑5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車。而且先前我們也溝通過,在新能源了車方面,大眾汽車的目標就是要實現(xiàn)與傳統(tǒng)內燃機車類似的市場份額。
大眾2030目標非常雄心勃勃,但確實有很大的難度,尤其對中國來說有個嚴峻的現(xiàn)實問題,就是煤燃料的問題,中國發(fā)電六七成是來自于煤燃料 ,有害排放仍然存在。
-
8萬起
-
11.29萬起
-
12.79萬起
-
17.18萬起
-
17.98萬起
-
8.49萬起
-
10.86萬起
-
12.99萬起
-
42.79萬起
-
8.18萬起
-
8萬起
-
8.49萬起
-
8.18萬起
-
8.79萬起
-
8.99萬起
-
7.38萬起
-
6.79萬起
-
8.39萬起
-
0萬起
-
4.89萬起
-
8萬起
-
11.29萬起
-
12.79萬起
-
17.18萬起
-
17.98萬起
-
8.49萬起
-
10.86萬起
-
12.99萬起
-
11.98萬起
-
11.68萬起
-
17.18萬起
-
17.98萬起
-
32.18萬起
-
17.49萬起
-
17.98萬起
-
29.99萬起
-
22.49萬起
-
33.48萬起
-
29.69萬起
-
16.45萬起
-
42.79萬起
-
43.99萬起
-
44.82萬起
-
37.98萬起
-
29.69萬起
-
44.72萬起
-
43.39萬起
-
50.68萬起
-
48.88萬起
-
25.58萬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