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_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_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网影视

陳安寧:學習華為模式 奇瑞3-5年內PK合資品牌

在2017年上海車展“奇瑞之夜”活動前夕,奇瑞汽車召開了一次董事會。會上,經奇瑞公司董事長尹同躍提名,董事會審議通過,任命陳安寧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奇瑞汽車的日常經營工作。在陳安寧履新職務后,網上車市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專訪。陳安寧向網上車市表示:奇瑞汽車要學習其他有代表性的中國企業(yè),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奇瑞要在部分市場完全打下一些邊緣合資品牌。

陳安寧:學習華為模式 奇瑞3-5年內PK合資品牌-圖1

網上車市:請陳總跟大家介紹一下奇瑞汽車目前的一些想法。

陳安寧:我非常理解大家對奇瑞這樣一個企業(yè)的期待和期望,對銷量的期待、期望,比較高。我們也非常理解,從銷量的絕對值來說,我們做得還是不夠好,不夠理想。

這兩年,至少過去12個月我們做的什么,經營和運營的思路是什么。當然最理想的企業(yè),是既有銷量又有財務,又有價格,什么都有。但今天很多自主品牌面臨的選擇,并不是什么都拿得到,這才導致目前市場上有一種說法,就是你價格不能和合資競爭,但可以先把量做上去。然而,我們過去12個月的基本思路,首先是要確保企業(yè)運營和財務是健康的。很多自主品牌企業(yè)撈第一桶金也好,用各種手段也好,可以想辦法用非銷售的手段拿收入。然而奇瑞早已過了這個階段,我們是要靠賣車過日子。所以營銷、銷量這件事來說,我們第一堅持的是企業(yè)財務的自主。如果財務都不自主,那企業(yè)很難自主。誠實地講,現(xiàn)在很多自主企業(yè),汽車業(yè)務財務并沒有實現(xiàn)自主。

在促銷、高性價比和堅持價格定位兩者之間選擇,因為要追求銷量,通常的做法是促銷和降價,可能會拿一些銷量,但實際企業(yè)財務第一敏感的,是價格、價格的穩(wěn)定性。除了對財務影響外,還有品牌在市場上的地位問題。因為價格總是便宜,自然就認為你的產品、服務不好。我們并不是說要賺很多錢,要財務自主。這個意義上,我們第一選擇堅持價格的穩(wěn)定性。而不是為了銷量、促銷,降價,然后得到更多的,5%、10%、20%甚至50%的銷量。

這個事情,其實過去也做過,我們也知道實際要做下去對企業(yè)的財務影響是什么。就是財務不能自主。是以銷量開這個頭,但總體來說,經營的思路,過去12個月也好,今后一段時間也好,如果必須決策,我們一定會決策選擇產品跟市場價格的穩(wěn)定性。這對我們來說,非?,F(xiàn)實,對很多企業(yè)首先應該考慮,就是主業(yè)財務要自主,經營要自主。

因為過去12-18個月我們堅持了這一點,過去一年的財務狀況與之前相比改變非常徹底。加上我們有新產品出來,新產品堅持價格,我們沒有簡單盲目的促銷,所以過去12個月在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另外奇瑞相當部分的銷量是出口,在過去的12-18個月內,我們國際業(yè)務財務利潤狀況徹底改變,利潤翻了一番以上。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國際業(yè)務的財務經營狀況比國內還好,就平均單車售價而言,同樣的產品國外售價是國內的將近一倍,還不是簡單的好。

國際業(yè)績持續(xù)良好的原因一是堅持價格穩(wěn)定性,我們不是無謂賣高價,因為賣高價也賣不出去,就是合理的穩(wěn)定,不輕易促銷。第二,奇瑞國際過去一年多的經營成功,有兩個重要因素:國際業(yè)務,過去在國際上賣的大部分是老產品,過去70%的老產品,現(xiàn)在是倒過來的,70%是新產品。所謂新產品,就是瑞虎5、瑞虎7這樣的2.0產品。這個造成了國際業(yè)務的經營狀況根本的改善,這是重要的結構性的原因。比如伊朗、南美,我們艾瑞澤5瑞虎7,價格跟日韓企業(yè)是一樣的。國外同市場自主品牌有賣車的,我們價格一定是最高的。

另外一個原因,包括奇瑞中國其他自主品牌所在的市場,過去三到五年受到很大的沖擊,東歐也好、南美也好,甚至中東,匯率損失有很大的風險。但過去一年,我們做的戰(zhàn)略選擇,選擇匯損相對小的市場擴大業(yè)務,匯損大的我們是縮小業(yè)務。在國際能賣的都賣,那樣就會虧錢,因為匯率損失很大,比如巴西、俄羅斯,我們進行戰(zhàn)略優(yōu)選,在匯率預測有好處的地方,我們業(yè)務擴大,匯率風險大的地方,我們壓縮業(yè)務。過去一年我們國際業(yè)務收獲很大,不光是財務的收獲,更主要的是新產品的上市,直接能與日韓的產品一較高下。當然我也不想都說好消息,從經營角度來說,還有很多改善空間,目前主要聚焦在兩個方面:

第一、就是國內市場的網絡布點問題。由于過去的歷史原因,我們的營銷體系對所有細分市場并非都有效。過去奇瑞經銷商體系和營銷團隊對二三線城市是比較強的,對三四五線城市相對于其他的領先企業(yè)和合資企業(yè),我們發(fā)展得不夠好。這對我們來說,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三四五線城市,從網絡的經銷商的數量、點數甚至運營的質量來說,和領先的企業(yè)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們認為也是我們下一步發(fā)展的空間所在,當然這需要時間。

第二也是我們細分市場的選擇,有很多人問我們,說為什么不搞土豪的、加長的產品,都搞比較時髦的、年輕的產品?特別是2.0的產品。這是我們現(xiàn)在的選擇,長期下去,我們會全市場覆蓋,不管是三四五線市場,還是年輕的、中年的客戶,我們都要覆蓋。但近期,為什么我們這樣選擇?奇瑞過去十年前還是很好,十年左右,我們逐步形成了一個不是很好的產品質量的口碑,第二,在相當一段時間,我們產品“長相”不是很好。所以我們選擇的第一步,是把質量和顏值、性能,說白了就是外觀,“長相”解決了,這個口碑要徹底扭過來。扭過來的一個切入點,就是從年輕客戶開始,這不是今天才決定的,三四年前我們就這么選擇了。三四年前我們決定開發(fā)的產品,今天看起來,都比較年輕、時尚,都是針對年輕人的。這是我們對客戶、細分市場的選擇,因為要扭轉過去奇瑞產品和市場的口碑,必須從顏值、品質、性能進行徹底的扭轉,而且我們有實力干這個事情。大家還是會說,你不是放棄了一部分市場嘛?這不是主動放棄,我們早晚會(全)市場覆蓋。當然不是說我有豪華的產品就能賣了,一個是品牌、口碑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第二,營銷的網絡、團隊,要能夠有能力覆蓋這些市場,具體就是三四五線市場。

總體來說,這是我們對現(xiàn)在的運營狀況的一個說明。

財務上過去12個月,我認為是奇瑞歷史上最好的。如果大家看今天的手機市場,比較形象地認識到,手機市場有華為、小米,這些品牌現(xiàn)在做得還可以,很有代表意義。華為堅持了十多年,做手機當時也不賺錢,現(xiàn)在大家都認可了,從品牌到產品到財務,都認可。華為在目前的情況下,手機產業(yè)在國內國外,都是強于中國所有其他的品牌??渴裁??十年前他的定位,就是做市場最好的產品、最好的性能、最好的品質、最國際化。為什么能定位這樣做?這是他企業(yè)決定的,他是國際化企業(yè),做業(yè)務是從國外做起來的,團隊、文化、人才都非常國際化。華為和其它手機品牌的區(qū)別,是其它品牌更多的是靠營銷手段或是資本運作來做手機、消費品的,華為是靠自己的實力,技術實力、芯片和軟件能力,品質、性能、顏值和價格定位,都是市場領先。

現(xiàn)在大家逐步也感覺到了信心,五年前可能沒有這個信心,以前大家很難想象自主品牌哪天能跟合資品牌一決高下,甚至把他們干掉。今天我們把韓國品牌干掉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從產品角度來說。我想三五年以后,能和合資品牌公平競爭、平等競爭,甚至在他們之上競爭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手機現(xiàn)在的現(xiàn)象,是可以出現(xiàn)的。如果大家有這個共識,那三五年以后,和合資品牌競爭,靠什么?靠華為的方式,還是靠營銷的方式?很多人會認可,靠華為的方式。這就是我們的認識,三年五年以后,要跟合資品牌公平對等競爭,甚至在他們之上競爭,我的技術體系、平臺化、流程等等,一定是最有實力的。這也是為什么這幾年我們一直說要增強研發(fā)體系,堅持體系的2.0、3.0打造,為三年五年以后做準備。到今天我也是這樣,如果讓我參與做一個不領先的中國汽車企業(yè),我也不愿意做。

現(xiàn)在也還有很多自主品牌企業(yè),或者是后起之秀,或者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仍然存在著撈一桶快金的做法和想法?,F(xiàn)在我們沒有這樣的做法和想法,第一不允許我們這樣做,第二不是我們的意愿,我們的意愿,是打造真正國際上認可的企業(yè)和品牌。這是一個企業(yè)的選擇,也是一個路徑的選擇。如果你認可,將來跟手機一樣,必須這樣選擇。這是我們所有奇瑞人的理念,并不只是我個人的。

網上車市:陳總做了奇瑞總經理以后,今后會有哪些新的舉措,有哪些戰(zhàn)略規(guī)劃?另外這個職位調整以后,您跟尹總的工作配合,會不會有些什么調整?

陳安寧:我知道這幾天有報道,但也沒有專門研究過,他們也沒有跟我講過這個情況。因為過去一年左右我一直在幫助尹總做運營管理,也沒有發(fā)生什么重大的“地震”或變化,內部的管理關系逐步也自然形成了,過去一段時間,我主要負責運營,尹總負責更大的文化、戰(zhàn)略。本次調整只是董事會做了一個正式任命,這是唯一的區(qū)別。首先,尹總這些年一直對我非常信任,沒有這個信任,我在奇瑞也生存不下去。從變化上,眼下沒有什么大的變化。我跟尹總的簡單的分工,從運營上,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我逐步進入了真正的運營管理的狀況。每年都有改善或改進,金總他們都很清楚。

為了提高管理效率,我管理運營以后,把內部所有的部門機構減了一半,這是一個巨大的動作。上次我跟中央的審計領導交流,他說這在國企是不可想象的。但我們確實做到了。2017年開始,我們又把領導班子的分工、決策機制更簡化。不管是國企也好,私企也好,對決策還是有一定的管理規(guī)則的,不能說不管,企業(yè)做到一定的程度,特別是集團級的企業(yè),有很多復雜的決策機制等等。今年我們也做了比較有效的高層的調整,下面我們還會做一些逐步的優(yōu)化。所以運營是一步一步、一年一年做的,并不是說因為董事會做了一個宣布才做這個事情。

至于有什么戰(zhàn)略規(guī)劃、舉措,改變奇瑞現(xiàn)在的狀況。首先,從尹總個人,過去幾年要做戰(zhàn)略調整、轉變等等,都是尹總親自領導做的。我們對自己的發(fā)展、行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不匹配,是有認識的,也是不滿意的。大家有個共同的心愿,要加速轉變,動用一切我們能摸到的資源,組織起來,把企業(yè)做得更快更好。把總經理和董事長分開這個事,也是水到渠成、自然的事情。

我一定會設法更加速我們的提升、上升和業(yè)務的改善,一定會想出更多的辦法,達到我們三年五年以后的戰(zhàn)略目標,就是真正的能和外資品牌,面對面真正的競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一定會和團隊一起想辦法去實現(xiàn)。現(xiàn)在我們在打造2.0的體系。比如營銷體系,一定要2.0。最具體一點,網絡布局,一定要布到市場能賣車的地方,現(xiàn)在我們基本在二三線城市,這個體系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包括服務,等等。光這樣做,可能還不夠,所以我們還會想辦法。等更成熟的時候再介紹一下。

網上車市:您當了奇瑞總經理以后,我們跟捷豹陸虎這邊的協(xié)同效應可能更好一些,我們下一步跟三個品牌怎么發(fā)力?怎么更好地把捷豹陸虎的機制、平臺用到我們奇瑞這里?

陳安寧:我們跟外方的關系,只是物理距離遠一點,我們寫郵件、打電話,唯一的就是企業(yè)之間可能有些不同的體系、流程,不同的計劃。人員之間的關系、信任,沒有什么區(qū)別。我們關系非常好。我對他們所在的城市,每去一趟,必請我到他家里去,私人關系都非常好。我們也跟很多國內潛在的投資人和伙伴溝通過,以色列人公開跟外面的人講,跟對方講,跟任何人合作,不會有我們這樣的關系。所以我們的關系相當好?;锇橹g,總是會有不同意見,但是我們是協(xié)商解決。這個歷程,換其他合作伙伴早就散伙了。雙方的信任關系,是重大的資源和價值。

技術平臺,最現(xiàn)實的,我們M3X平臺,就是跟觀致共同開發(fā)的,就是觀致5平臺上優(yōu)化出來的。捷豹路虎這一塊,我們有協(xié)作的內容,但如果要談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和捷豹路虎共同來談,我們不能單方面講。關于和觀致的合作,我們討論過對外信息內容的事情。

我說這個話,主要是對捷豹路虎、對合作伙伴和市場負責。這個品牌是他們的,我們的行為一定是跟他們協(xié)同做出來的行為。后天發(fā)布會,我跟Ralf(音)會同時站在臺上跟大家介紹合作的思路和內容。從技術角度來說,隨著中國企業(yè)發(fā)展,特別是奇瑞這樣的平臺化和研發(fā)體系被認可,這些企業(yè)非常愿意跟我們打交道,共同語言非常多。

陳安寧:奇瑞幾年內要打掉弱勢合資品牌-圖2

網上車市:關于銷量這個問題,站在了解奇瑞的媒體的角度來講,我們還是很關心,奇瑞現(xiàn)在的車越造越漂亮了,技術確實不比其他的品牌差,但在市場上跟其他的品牌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陳總怎么看待這個差距?接下來怎么做?

陳安寧:接下來我們希望成為中國真正的在國際市場得到認可的品牌。我個人永遠不會單純追求銷量,但銷量要有規(guī)模,我不會說我們放棄銷量,不是這個意思。我也非常尊敬現(xiàn)在取得銷量成功的這些企業(yè),有個別企業(yè)我們跟他的差距是實實在在的,除了銷量之外,運營管理體系等等,我也覺得也有很多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但從銷量角度來說,眼下我們還是過日子,不會采取殺雞取卵的方法單純追求銷量。但到一定的程度,營銷體系和產品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們銷量也會有增長。

今天你說我能保證一定把銷量作為第一,一定打造多少萬級的銷量,我明確告訴你,這不是我的第一追求。2017年這也不是我的第一追求。

網上車市:現(xiàn)在奇瑞的造型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內飾整體質感與其他的品牌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接下來在內飾上,是不是也會有跟造型上一樣的打法,也會有個全面的提升?

陳安寧:是的。當然現(xiàn)在2.0的產品只有兩個產品在市場,我們內飾加速化還是很明顯的,1.0產品做得大家不是特別認可,但2.0產品還是不錯的。

你說我們內飾不被認可,但我們做反復的市場調研、客戶反饋,確實有不認可的,不過也有很多人很認可。但如果要以某些直接按照奧迪奔馳、寶馬來做的企業(yè),我們不是。這不是我們的選擇。我們的消費群,城市的年輕人更有自己的追求,不是盲目說看著像奧迪、奔馳、寶馬。我們不會走奧迪、奔馳、寶馬的線路,我們會往真正高檔的方向做,縮小內飾的差距,但不認為今天在一二三線城市差距有那么大。我們的內飾實際比合資品牌好得多,但我不想跟差的比。從某種意義上也是選擇。

小米當時出來的時候,很像某些產品靠這個撈的第一桶金。華為可能不是很像。我想,我們要有點自信,不是一定要長得像別人,才能得到認可。像人一樣,你說我長得不像某些人,一定要整容,這不一定。我們的內飾有嚴格的追求目標,比如首先就是絕對不能有不合格的氣味、材料。奇瑞的產品追求三件事,非常關鍵,包括內飾好不好看,看起來,一定要年輕、時尚、有活力,第二是品質,一定要遠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這個有實際數據。我們從品質角度來說,是最好的,第三,中國的企業(yè)往往不認可,大家也認為中國的客戶不認可,實際不是這樣的,就是產品性能非常好,開起來好開,開起來比較協(xié)調,真正的安全。

陳安寧:奇瑞幾年內要打掉弱勢合資品牌-圖3

網上車市:奇瑞2.0的產品在外觀和內飾上,都有一個非常強非常長足的進步,從整個品質上,包括觸感、觀感上,都不錯。目前我們還處在一個追趕的階段,有些短板還需要再去補,包括一些先進的輔助安全的電子設備,在奇瑞的車上看到還比較少。

陳安寧:奇瑞在三四五線城市,對所有的比較弱勢的合資品牌,幾年之內我們會把他們全部打掉。

網上車市:您說的“弱勢”合資品牌,是指韓系嗎?

陳安寧:韓系、歐系有好幾家,我不點名。大眾在很多市場也是弱勢品牌,因為在中國有第一國企30年的幫助,成為了一個強勢的品牌。

我在外資品牌、合資品牌都干過,合資品牌是沒有技術的。按中國的標準,合資品牌沒有任何技術。外資的技術,知識產權是不給合資的,是授權給你,你還得交錢去用。合資企業(yè)有什么?有質量管理體系,中國的合資企業(yè)能真正提供的,就是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的穩(wěn)定性,質量的領先性。大部分的自主品牌,還沒有真正質量自主。我們在2.0、3.0的產品,完全是質量自主,我們的品質至少和合資品牌的平均水平沒有什么差距。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品質的技術手段,這是我們這幾年在打造的。

當然更重要的,從純技術角度來說,是平臺化技術。外資品牌沒有什么技術,他們給你看的東西,都不是他吃飯的東西。吃飯的東西,就是跟我們今天搞的一樣,整車技術平臺。有了整車技術平臺,電子電氣,你商品可以扣任何帽子,去做車。這就是外資企業(yè)做的事情。這些事情都是在中國之外做的,奇瑞和觀致是唯一在這兒做的企業(yè)。這是真正的技術、實力。

第三個層面的技術,就是智能駕駛、節(jié)能環(huán)保,說得大眾化一點,就是發(fā)動機、變速箱、新能源、電動化等等方面的技術。從發(fā)動機和變速箱的技術來說,中國企業(yè)的技術積累確實不如絕大部分的外國企業(yè),但今天節(jié)能環(huán)保和排放的要求,也是國家的策略、戰(zhàn)略,這些要求其實是給中國企業(yè)提供了一個捷徑或是一個路徑,能趕超外資品牌。第一發(fā)動機小型化,包括油耗等等,第二混動必須電動化,這兩個條件,把外國長期積累了一百年的發(fā)動機技術放到了不優(yōu)勢的地方,原來是絕對優(yōu)勢的,現(xiàn)在大家都要做小型化、電動化,那他就沒有絕對優(yōu)勢了。在這個層面來說,我們針對歐美企業(yè),奇瑞我們沒有劣勢,也沒有優(yōu)勢,從動力總成角度來說。除了柴油機,我們不做柴油機。

從智能互聯(lián)角度來說,中國的客戶對智能互聯(lián)的要求,其實比歐美市場更高。中國的企業(yè)在這方面的力度,也很大。差距主要是在于智能互聯(lián)方面,中國企業(yè)還是點狀的,不是系統(tǒng)化的開發(fā)和集成,這就是我們開發(fā)體系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簡單的說哪個供應商的東西往上一裝,(就可以了)。我們也知道有這樣的企業(yè),裝了某些顯示、智能的東西,在運輸途中電就饋光了。這就是開發(fā)體系和技術的問題,不是說你有智能互聯(lián)的東西裝上去以后,就能用。

大概的路徑,我們必須解決最基礎的技術,第一個就是品質的管理技術。第二是平臺化的技術。第三是電動化、智能化的技術。這是三個層次的路徑。我們在國內前兩個方面,在自主品牌中我們是領先的,我們也對外發(fā)布過。智能化、電動化方面,中國和外國的企業(yè)唯一的差別,就是資金投入多少的問題。大家沒有說他們起點比我們高,就是資金投入多少的問題。投入多少,是由市場決定的,有市場、客戶,就會投入。當然重要國家在作為戰(zhàn)略,鼓勵這樣的投入,也有很多社會資金在投入。所以發(fā)展下去,我們在智能互聯(lián)、電動化方面,一定不回避國外企業(yè)落后。我們在這些方面都有規(guī)劃。19號我們會跟國內某一個絕對領先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公布我們的合作計劃。

網上車市:先分享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作為普通消費者聽到的一些聲音,是奇瑞或過去幾年遇到的問題,就是奇瑞有些相當不錯的技術,消費者有耳聞,但對我們推出的時間,覺得是兩年后,可能距離他們期待的時間比較長遠。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等不了,比如剛開始想買我們的產品,但是等了半天,我們還沒有產品的推出,所以選擇了其他的品牌。您怎么看這個事?

陳安寧:我認可你剛才說的這個現(xiàn)象。但要看是什么樣的客戶。在發(fā)展過程中,我們現(xiàn)在選擇的路徑,很不幸,我們發(fā)展過程可能不能滿足所有客戶的要求。因為我們選擇的東西,也是大家認為不實惠的東西,你選擇先做品質,然后做平臺,很多客戶認為,你這些跟我沒有關系,我就是要一個360度的倒車影像、半自動泊車,要這些東西。我們不是不做,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解決口碑。非常恥辱的一件事,而現(xiàn)在能很自豪了,能解決了。但很多中國人沒有認識到,沒有這個自豪感和自信心,就是在國外早期,現(xiàn)在也是一樣,一說是“中國制造”,就是低質的代名詞。這幾年好多了。我剛去美國,只要說是臺灣造,就是質量差的,確實看著也很差,比現(xiàn)在大陸產的還差。后來逐步演變成一說“made  in  China”,就說質量不好。現(xiàn)在已經不一樣了,美國幾乎99.99%的企業(yè)都在中國生產產品,消費品。有些是全世界轉移的,鞋可以在中國產,也可以在越南產。這個事情逐步在消費品中消失了,或者不是那么嚴重了。

但在汽車產業(yè),很不幸,很多人在中國做的很多東西,還是不規(guī)矩,我講的是品質。我們先解決品質、可靠性的問題。很多人可能對這個不感冒,10萬買一輛車,有沒有質量無所謂,這是我們體現(xiàn)的價值和客戶的期望值之間的差異,眼下存在這樣的情況?;?0萬期望的質量,應該是我們現(xiàn)在這樣的,我們現(xiàn)在10萬買的,就是20萬的質量,但客戶不認可,他認為10萬買的車,就不在乎質量。這個要通過一定的時間來解決。

另外平臺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要品質好、上得快,就要平臺化。現(xiàn)在我們三個平臺,用的同樣的是智能互聯(lián),一次性開發(fā)就開發(fā)完了,不需要每次開發(fā)匆匆忙忙搞一個拼湊出來的東西。

現(xiàn)在我們的產品近期的做法和市場,特別是一些細分市場的期望值,是有差距的。這個我認可。有一部分是我們戰(zhàn)略選擇和路徑選擇的原因,我們選擇了質量??蛻衄F(xiàn)在不知道,他10萬買的車,實際比20萬的車的質量還好。我們自己傳播得也不好。我認為我們的駕駛性能,你開20萬一輛的車,跟我們差不多,甚至有的還不如我們的好。大家認為買一臺10萬的車,就是上面掛著很多的首飾、口紅、手表這種東西,而不是買品質、性能。市場會慢慢變,三年五年以后,像現(xiàn)在的手機一樣,華為就是賣四五千,其他的就是買一兩千。在平臺化出來以后,我們希望能解決你剛才講的問題。

網上車市:其實性能各方面,這也是超過合資品牌的。

陳安寧:過去我們走了彎路,1.0甚至老一點的產品。非?;靵y的產品開發(fā),什么動力的狀況都有,沒有匹配過就上市的,太多了。我來的時候,就面臨著這樣的亂象,當時因為這樣的現(xiàn)象,我都后悔是不是要繼續(xù)干下去。有幸通過幾年的打造,我們所有產品都是統(tǒng)一開發(fā)出來的,不存在你開發(fā)的和我開發(fā)的是天壤之別的動力配置的感覺。希望現(xiàn)在這一代產品上市以后,不是說簡單的追求一個小的手表、小的一個顯示器的東西。

網上車市:前天得到陳總這個消息,相信很多人看了這個報道以后,詳細翻閱了您的履歷。陳總不管是在奇瑞還是在中國汽車行業(yè)里,您這樣一個晉升,是非常鮮見的。在民營企業(yè),大多數都是家族制的,您作為一個海歸,在奇瑞這么重用,您的用人理念是什么?剛才您提到了,在運營這一塊要精簡團隊,精簡的方向是什么?能不能講您用人戰(zhàn)略,理念?我們引進的國際化人才,在相互融合中產生的問題,怎么解決?尤其將來要國際化的話,必須是一個國際化的團隊。陳總是工程師出身,您怎么看待工程師文化主導的中國品牌的優(yōu)勢、劣勢?至少我們營銷這一塊,比其他的品牌稍微弱一些。像上次我試駕那么好的一款車,但消費者你跟他說這個車有多好,他不一定相信。這樣就存在一個巨大的溝通的差距。怎樣讓消費者相信奇瑞的產品確實達到了合資品牌的水準,甚至某些方面超過了合資品牌?

陳安寧:我們內部也是一樣,我對外公開講,我們營銷體系是需要快速轉變的。這是現(xiàn)在我們花的精力、資源最多的的,甚至我個人精力,都在這上面。這個是非一日之力能做出來的。前些年我們開發(fā)的混亂的產品,造成了客戶對我們的印象,現(xiàn)在老的經銷商自己不知道、也不敢想象我們產品會有你們剛才兩位講的那么好。所以我們營銷體系的轉變,包括傳播,有很大的挑戰(zhàn)。這確實要做。營銷絕對不是我們的強項,是我們的弱項。不能怪別人,唯有自己努力加速,做我們該做的事情。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亮點。比如過去兩年,我們明確提煉出來我們要突破的路徑,就是年輕化,打80后、90后客戶,這群客戶影響了整個市場所有的年輕人。如果我們抓住他,就能找到一個突破的路徑,提升口碑和品牌。從產品到品牌到傳播等等方面,我們找到路徑了,還需要時間做。

奇瑞是一個對人才和文化開放的企業(yè),這和尹總個人的戰(zhàn)略高度是緊密相關的。未來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完全國際化的企業(yè),所以我們文化也一定是要國際化的,是開放的,這樣才可能包容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所以對奇瑞業(yè)說,目前最重要的用人理解,就是開放。對人才的開放,這個事情不會改變,會做得更好。

希望我的跨文化背景能更好地加速文化沖突的融合等等方面的事情。我們作為一個企業(yè),要有國際上的競爭力,就像所有企業(yè)一樣,中國企業(yè)也一樣,現(xiàn)在在國外做業(yè)務,在中國做業(yè)務,必須有領先人才。所以我們需要有更大的力度。對我個人這件事情,尹總個人已經表明了,只要企業(yè)能做好,我們應該有更開放的心態(tài)。

網上車市:捷豹路虎CEO說中國SUV已經超過50%了。

陳安寧:有可能,對他來說,路虎是做SUV的,他不是因為市場怎么大,而是兩個品牌中,捷豹相對小一點,路虎相對大一點,所以超過50%。如果將來這條“河”不存在的話,微面這一塊,SUV永遠超過轎車。

網上車市:您對一季度中國市場的表現(xiàn)怎么評價?

陳安寧:表現(xiàn)相比2016年同比可能差一些,有政府調控的原因,也有整體經濟的原因。我認為,大家要適應“新常態(tài)”,不要總是假設以后每個季度都是增長的。大家要學會在萎縮的市場中增值,這就是一定要財務自主的原因。

網上車市:上一次我去一個合資企業(yè),領導說2008年中國汽車購買人群里14%是增購跟換購,到2014年30%多,到2018年這個數字會達到60%以上?,F(xiàn)在汽車銷量,對多數自主品牌車企而言,基本是新購車主為主,到了市場主流,變成增購和換購的時候,可能換購的人對品質、品牌,會有更高的要求。那奇瑞應對這樣的市場變化,未來怎么布局?有沒有一些具體的目標、期望?比如剛剛說的財務健康,有沒有具體的數字分享一下?比如銷量目標等等。

陳安寧:我們的董事會每年都會給我們管理團隊提出具體的經營指標。主要是財務指標。過去有種誤解,認為董事會就是講銷量。對董事會來說,銷量高低不是很重要。董事會真正考核我們的指標,沒有銷量,只有財務指標。財務指標很簡單,就是利潤率、現(xiàn)金流、銷售額,都要求是正的。過去是考核尹總,現(xiàn)在要考核我了。

第二個問題,我用手機的例子舉例,三年五年以后,中國的汽車產業(yè)一定會出現(xiàn)像現(xiàn)在的手機行業(yè)的情況。中國幾個手機品牌,已經占了大部分的市場。這種情況下,大家會選擇什么樣的產品?顯然是選擇性能、口碑好的。我們認為,這個現(xiàn)象一定會出現(xiàn),不是三年就是五年,甚至更快。華為和其它品牌的區(qū)別,別人只有營銷能力,沒有自己的技術實力,也沒有體系,就是抄人家的,華為他是通過自己的實力,打造技術體系、芯片和軟件實力,一系列的東西。

網上車市:昨天有消息說,自主品牌可能又要掀起品牌運作的一波高潮或運動了。奇瑞以前也做過嘗試,您覺得這一波自主品牌向上的探索,您怎么看待?另外您談到以后我們要強化自己的技術實力、品質,包括對品牌的信任度。未來在這個領域有沒有一些布局?我們的考慮是什么?

陳安寧:多品牌,多,就不值錢了。我不評論其他人的做法,每個企業(yè)怎么做,都有一定的道理。自主品牌單想通過營銷手段走過這條“河”,就像小米和華為一樣的這個階段,就一定要靠一定的實力。營銷手段一定要有,不能沒有,但只是靠品牌和營銷手段,也可以生存,但一定會出現(xiàn)問題。小米就是這么干的,他今天沒有實力,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出現(xiàn)問題。一定要有自己的實力。營銷、品牌一定要和這個相輔相成。

作為相對成熟的中國市場,雖然比三年五年前成熟多了?,F(xiàn)在很多的問題,在成熟市場都不是問題了。我們不能責怪消費者,消費者是上帝,我們面對消費者,給他提供更好的體驗。要是簡單貼一個不同的標簽,就說做品牌,能解決問題了,長期來說,這不是一個根本解決問題的出路。一定要從產品、體系、體驗差異化,來貼不同的標簽。

是不是中國自主品牌都要做多品牌?我這個體驗是看全球看出來的,也不是光看歐美,不幸的是,中國還有很多企業(yè),把品牌不當回事。把品牌當回事,是對消費者負責,因為做一個品牌,要做到底,如果不做到底,隨時做不下去,那買了你車的人,怎么辦?你向人家怎么交代?我不是說奇瑞做得絕對好,我們也走過彎路,但我覺得大家在這個過程中,要有點自信心。我們不是三十年前的汽車產業(yè)了,不需要靠虛的假的東西去搞,你有一定的實力了。

網上車市:現(xiàn)在比亞迪、長城都請在國外成名已久的設計師,為他們設計車,打造新產品。您也說了,現(xiàn)在車的顏值非常重要。包括上汽、廣汽,也在推我們自主設計師,打造整體的設計和品牌的概念。您怎么看這個問題?一個是引進國外大牌設計師,一個是推我們自己的設計師。我們奇瑞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

陳安寧:單引進一個設計師,是不解決問題的。后面有一套體系才能解決問題。設計師畫的圖和你在車上之后的動作,那個差別是巨大的。第二,如果沒有那個實力,就像有些手機品牌一樣,它們的造型也是請人設計的,雖然看著長得像某些品牌,他也不是自己畫出來的,但沒有解決生存問題。原因就是他沒有華為這套體系的實力和技術實力。

工程師文化不能徹底解決企業(yè)的生存,但沒有技術實力的企業(yè),是長久不了的。真正有實力的企業(yè),一定體系能力是完整的。引進一個設計師,不是壞事。但指望一兩個設計師就解決問題,全世界誰都可以干,中國現(xiàn)在不缺設計師的錢,哪個企業(yè)都可以請。恭喜他們引進大牌設計師,但這不是我現(xiàn)在關心的主要內容,我關心的主要是企業(yè)要生存、發(fā)展,靠一個設計師就能發(fā)展,這個事情已經不是奇瑞現(xiàn)在的狀況了。剛起步的時候,可能有一些效果。現(xiàn)在我們面臨的不是這個挑戰(zhàn)。

網上車市:我很認同您關于華為品質感的這個模式,搬到汽車行業(yè)來。在國內智能手機的出貨量OPPO最大,華為第二,但他們的品質是最強的。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畢竟是“河”的兩端,如果自主品牌能和合資品牌進行抗爭,可能也需要你排到第一或第二,類似于華為的位置。這幾年類似于吉利、長安,在品牌向上、營銷手段方面,確實做得要猛一些。三到五年達到汽車界的華為的標準,是很漫長的過程,我們有哪些具體的落地策略?比如第一年達到什么目標,第二年達到什么目標。

陳安寧:我先從負三年說起。這一年我們打造質量品質體系,第二年開始打造整車平臺,今年我們開始打造2.0的產品。明年開始拿出3.0的產品,有5個產品。這是我們大概的具體安排。第一步是三年前的事,三四年前打造的質量體系,這是今天不管是長得好看不好看,質量能靠譜的原因。然后我們打造平臺,為瑞虎7打造一個完整的SUV的平臺,為艾瑞澤5打造一個完整的平臺。在平臺上打造產品,2.0的產品去年已經出了3個。明年開始推出3.0的產品。

網上車市:到2018年底我們實現(xiàn)這個目標?因為是3到5年。

陳安寧:我們希望一個產品打響這不現(xiàn)實,這是我們安排的步驟。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經營管理、一系列的事情,都可能出現(xiàn)差錯,很多非常優(yōu)秀的企業(yè),最后也沒有抓住機會,這樣的事情很多。最后還是在于我們整個企業(yè)和管理層,能不能操作到最高效、最有效的狀況。我們已經投入了,我們產品會按節(jié)奏出來。還有經銷商網絡、體系、團隊、服務等一系列的事,這些事情對我個人來講,你不問我,我都忘記了,因為這個對我來說,已經都布局布好了。現(xiàn)在我們真正打造的是2.0、3.0的體系,你得有這個能力。我們網絡,人家三四五線布完了,你還有沒有?這是我們要干的事情。

網上車市:最近尤其自主品牌這一塊,口碑比較好的,或者日子過得比較好的,都是聚焦在爆款車上。不管吉利還是其他的,都是有一個爆款車,扭轉了口碑,進而有一些其他的影響,包括口碑,都非常好。奇瑞去年沒有車,今年陸續(xù)車上來了,而且品質都不錯,這里邊有哪款車準備重點打造一下?打造成爆款車?如果說款款都爆滿,這個也不現(xiàn)實。在現(xiàn)在的節(jié)點,我們怎么再贏得品質上的口碑?因為爆款車畢竟是一個切入點。

陳安寧:當一個品牌或一個企業(yè)成熟的時候,任何一款車的目標都應該是爆款。期望爆款,那是因為對自己的產品沒有自信。當然所有企業(yè)不會100%成功,不會每款都成為爆款。比如今年我們出兩個產品,你說當中只有一個爆款,那我另外一個不要出了。我們自主品牌產品做出來,要相對有點自信。我認為我們每款產品都會成爆款,我們營銷做得不好,我們需要大幅度的提升營銷。但從產品角度說,還需要營銷到位。。

網上車市:當然爆款這是聚焦營銷的一種營銷手段,成不成爆款,是市場決定的。我們必須有意識的聚焦這個?

陳安寧:從兩個意義上解讀這個問題。一個,我們要聚焦。成功概率不大的產品不要隨便上市場。不然會底氣不足。但現(xiàn)在我們是平臺化開發(fā)產品,我們開發(fā)的產品都是一樣好。在現(xiàn)在的體系下,不存在說這個底氣足一點,那個底氣不足。底氣不足,那是規(guī)劃沒有做好,產品就不該生出來。就像生孩子似的,都快生出來了,你說這個長得不好看,別生了。不存在這樣的情況。父母都是一樣的,基因都是兩個博士,基因特別好,這就是我們平臺化開發(fā),跟生孩子差不多。平臺好,就多生幾個。這就是我講的意思。當然還有時間、精力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要聚焦。很多企業(yè)不聚焦,我們過去也不聚焦,什么都想干。

網上車市:因為今年好不容易車多了,但所有的都平均實力,就不能聚焦到一兩款車上了。

陳安寧:我們現(xiàn)在比以前少多了,今年全新的產品只有一款,19號會推出。就聚焦這一塊,我講的是新車。當然現(xiàn)在正在賣的車,艾瑞澤5和瑞虎7,相對我們自己來說,就是爆款,財務自主就是靠這些產品。(網上車市 2017年4月18日 上海報道)

網友還看了
意見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