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31 06:56:58 來源:網(wǎng)上車市 原創(chuàng) 編輯:金辰毅
中國人其實有很強的懷舊情結,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流行的“老三樣”曾讓很多中國人記憶猶新。姑且不說曾經的老三樣都是哪幾款車,就我們今天對比的三款車來說,新捷達、新愛麗舍、新凱越就足以擔當起新時代的“新三樣”稱號。他們都以曾經的名字出現(xiàn),卻也在稱號的前面加上了“新”字。那么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這三款車“新”在哪?誰更能稱得上這“新”字?(以下圖片及文字全新愛麗舍簡稱新愛麗舍)
● 三車外觀對比
第一個“新”,三款車相對之前的老款也好,或是相對于之前一代的車型也好,外觀的變化,不可謂不大。從這一點來說,新捷達和新愛麗舍的變化程度算是最大的。從外觀上幾乎找不到曾經老捷達和愛麗舍的影子。新凱越相比之前的老款改動并不算多,小修小補了一下??雌饋硪泊_實年輕了一些。新捷達和新愛麗舍有比較明顯的家族化特征,新凱越這方面就顯得弱了一些,主要在進氣格柵上有一定的傳承性。三款車的尺寸也屬于入門級緊湊型車的范疇,三款車的定價,也反應了它們的定位取向。相比市面上的A+級緊湊型車來說,要定的低了一些。
由于此次對比中,新凱越的試駕車是一款低配車型,所以我們看到,新凱越在一些配置上,不如其它兩款的頂配車型高,這也是情有可原的。新凱越的輪胎使用了14寸的規(guī)格,相比另外兩款車小了一些。車尾的造型方面,新捷達和新愛麗舍畢竟推出的時間更晚一些,所以在設計上相對更加時尚,車尾的造型也更加飽滿。
● 三車內飾對比
這三款車中,新捷達是唯一一款采用全黑內飾的車型,新愛麗舍和新凱越都采用了更為居家的米色內飾。三車取向不同,新捷達更強調運動感,新愛麗舍和新凱越從始至終都是以居家特色定位的。從做工上來講,三款車的中控臺都采用硬質塑料,但新捷達和新愛麗舍做工明顯更細致一些。
三款車都配備了側車窗集控電動升降,且主駕駛位置都是一鍵式升降的。從這一點來說,三款車的配置水平相差不多。三款車中,僅有新捷達配備了定速巡航,其它兩款車沒有配備。方向盤方面,也僅有新捷達采用了方向盤集控的多功能按鍵,雖然新愛麗舍也配備了,但并沒有集成在方向盤上,使用起來多少有些不方便。
● 三車儲物空間及乘坐空間對比
在儲物空間方面,三款車的水平大致相當,基本上能夠滿足日常的車內儲物需要。前排空間方面,三款車的細節(jié)設計還是比較到位的。錢包和水杯都能夠找到相應的放置位置。后排方面,新愛麗舍在空調出風口處沒有配備儲物盒,稍遜一籌。
三款車中,要論橫向空間,當屬新凱越最寬,這也是新凱越在三款車的對比中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勢。新捷達和新愛麗舍的橫向空間就相對較小,主駕駛和副駕駛之間的距離相對比較擁擠。三車的縱向空間來說,新捷達獨占鰲頭,從頭部和腿部的空間比較,都占有較大優(yōu)勢。乘坐起來比較舒適。
● 動力及道路試駕對比
三款車的動力水平,其實相差不多,實際駕駛當中,如果僅僅對比動力輸出,三款車大致相等。不同的是在各自變速箱的配合下,體現(xiàn)了不同的動力調校風格。相比之下,新捷達因為配備了六速變速箱,所以加速更加順暢,換擋的頓挫感不明顯。而新愛麗舍依舊使用四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技術已經比較落后,盡管調校的比較出色,但依舊能夠感覺到起步加速后,升擋時的頓挫感。新凱越的起步加速比較不錯,但六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依舊不夠聰明。
道路試駕方面,三款車的感受還是有所不同的,操控性方面,新捷達和新愛麗舍更加出色,新凱越的指向性和懸架的避震能力稍遜。新捷達更加穩(wěn)健,車輛的循跡性和懸架的避震能力都相對出色,新愛麗舍感覺車體更高,稍顯不穩(wěn),但整體素質也能讓人滿意。舒適性方面,三款車差別不大。
● 空調溫度和車內噪音測試
通過我們設定的測試標準,我們分別測試了三款車的空調降溫能力,從數(shù)值上顯示,新捷達的制冷速度最快,新凱越的溫度降幅最大。而新愛麗舍由于空調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問題,未能測試。且我們拿到的新愛麗舍是一款新車,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實在不應該。
同樣,我們也在相同的測試標準下,對三款車的隔音降噪能力進行了測試,分別在怠速和60、80、120km/h的車速下進行。通過對比得出,在怠速、60Km/h以及120Km/h的情況下,新捷達的噪音水平最低,在80Km/h的車速下,新愛麗舍更出色一些,新凱越表現(xiàn)平平。
總結:通過我們對三款車的外觀、內飾配置、駕駛體驗以及空調和噪音水平的對比測試,新捷達和新愛麗舍明顯更出色一些,新凱越由于車型比較老,所以在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水平都要相對遜色一些,當然新凱越也不是一無是處,它的車內橫向乘坐空間更寬大,新捷達和新愛麗舍通過對比,各個方面的水平相當,新捷達在配置的豐富性和車內噪音的控制方面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