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7 07:21:37 來源:網(wǎng)上車市 原創(chuàng) 編輯:徐捷
半年前,我曾遠赴云南大理試駕了CS75,直至今日這款車型依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優(yōu)良的工藝,原創(chuàng)度較高的設計,出色的空間舒適性都證明了長安在近些年付諸的努力。時隔半年,長安再次為我們帶來了新產(chǎn)品——悅翔V7,定位于入門級緊湊型車,最大看點依舊是品牌所堅持的原創(chuàng)設計與豐富配置。
從致尚XT到CS75,長安核心團隊在向眾人展示著他們對設計的把控已逐漸趨于成熟化,至此悅翔V7的蒞臨,可以說外觀設計上顯示出了設計師們的功力,并且悅翔V7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家族化車型設計風格。
前部的設計可謂成熟度相當高,如果不是品牌LOGO的出現(xiàn),我想你很難確信這是出自自主品牌之手。倒梯形的進氣格柵,與包圍完整度極高的霧燈區(qū)域,適度的鍍鉻元素,這些符合當下趨勢的元素都出現(xiàn)在了悅翔V7面部,與此同時,黑底色大燈顯現(xiàn)了動感時尚的主張,近光部分還加入了透鏡,唯一可惜的是LED日間行車燈未能出席。
悅翔V7的側車身設計顯得有些平淡,車身比例拿捏的比較到位,C柱的下滑更趨平穩(wěn)的走勢,除了可以營造出短尾的造型之外,也盡可能的充分擴大車內(nèi)空間。車身尺寸從數(shù)據(jù)上不難看出相比同級車型并不占優(yōu),不過這也造就了它精致而緊湊的外形。
“瞻前不顧后”這是眾多自主品牌在設計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造成了前臉沖擊力突出,而尾部卻達不到呼應的效果,而悅翔V7并未出現(xiàn)這等草草了事的態(tài)度。豐富且硬朗的線條,勾勒出了強烈的立體感,備廂頂端的折角一方面體現(xiàn)了長安工藝的進步,同時也與合資車在造型檔次觀感上縮小了距離。
車內(nèi)的整體氛圍著重照顧了年輕人的喜好,全黑色中控臺配以銀色飾條與鋼琴烤漆材質(zhì),突顯年輕與動感。中控臺頂端不無意外的采用了硬質(zhì)塑料,雖然手感欠佳,但對于細節(jié)工藝的把控比較到位。
大尺寸彩色液晶屏將會出現(xiàn)在高配車型當中,主要服務于輔助娛樂系統(tǒng)、GPS導航以及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實時狀態(tài)。中控面板區(qū)域的設計十分簡潔,音響與空調(diào)區(qū)域的分隔明顯,按鍵旋鈕的設計尺寸較大,便于操作,不過操作按鍵顯得塑料感濃重,手感也有些松散,工藝和觸感仍有待提升。
三幅式方向盤的造型觀感不錯,黑銀雙色的搭配也與內(nèi)飾氛圍很好的融為一體,方向盤尺寸以及握感處于同級別中上等,兩側集成的快捷鍵比較常規(guī),分別可操作娛樂系統(tǒng)以及行車電腦信息。儀表盤并未采用突出運動感的炮筒式設計,表盤中心區(qū)域點綴的藍色光環(huán)起到了點睛之筆的效果,黑底白色刻度的搭配清晰易讀,中央單色行車信息屏可以提供油耗、續(xù)航里程以及車門未關閉警示等信息。
配置方面,悅翔V7可謂十分全面,只要你購買頂配車型,就可以獲得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后視鏡電動折疊功能,而在這個級別中少見的免鑰匙進入與一鍵啟動系統(tǒng)同樣出現(xiàn)在了這里,這些配置無外乎為悅翔V7提升了不小的競爭力。
雙色搭配的座椅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此類的設計應用在這個級別車中并不常見。至于座椅的舒適性與包裹性就顯得有些平庸,坐墊內(nèi)的填充物不夠厚實,最直接的乘坐感受就有有些硬,這多少會影響到長途駕乘的舒適度。
身高1.82m,身材較瘦的體驗者將前排座椅調(diào)至最低位置后,頭部約有3指空間,而后排頭部空間更為緊湊,對于較高的駕乘者來說,悅翔V7的空間處于將將夠用的水平。
后排座椅的平整度較高,并配有雙杯架的中央扶手,地板中央?yún)^(qū)域被控制得非常出色,凸起幅度幾乎可以被忽略,這一點大大提升了多人乘坐的舒適性。此外,高配車型在安全保護方面也極盡所能的配備了前排雙氣囊、前排側氣囊以及側氣簾,后排座椅同時支持ISOfix與LATCH兒童安全座椅接口,可以看出悅翔V7在制造過程中對于各項細節(jié)的把控十分用心。
在本次的官方配置清單中,廠商并未公布其后備廂容積。但就目測而言與同級車型相當,應對日常使用不成問題,不過后排座椅不支持放倒功能,這多少限制了儲物的靈活性與實用性。
1.6L的排量對于入門級家用車而言,無疑算是個黃金排量,細數(shù)曾經(jīng)的老三樣我們都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點,直至今日也被眾多廠商所沿用。夠用的動力,經(jīng)濟的燃油,更好的實用性是這一類車型的核心,當然這也是長安悅翔V7的根本,至于年輕的定位,那更多指的是設計層面的事。
說了這么多鋪墊的話,我其實是想用最通俗而簡單的話告訴大家悅翔V7究竟是怎樣的一款車。91kW的最大功率,156N·m的最大扭矩可以排在同級對手的中上層了,但不要忘記,1.6L的引擎擺在這里,即使優(yōu)化到最好,對于1240kg的車身重量也不會顯得多么出彩,它能夠做到的僅是夠用而已。
諸多小排量車都會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起步時的動力感覺很強,而在中高段顯得力不從心。原因很簡單,舉個例子來說明,“用兩只手端起盛滿的水,和兩只手分別端起一碗水,顯然前者更容易做到。”換做引擎,小的排量動力指標較弱,技術人員將要平衡動力的輸出點并且兼顧到油耗,這也是購買小排量車型人的初衷,而在城市當中最頻繁用到的車速顯然是中低速,所以起步動力性高的設定就顯得很自然了。
悅翔V7 1.6L車型提供了MT與AT的選擇,基于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購車取向,我選擇了AT車型體驗。4速Ss-Ⅱ自動變速箱出自我們熟悉的愛信,這家老牌變速箱公司能夠為我們帶來的是成熟與耐用的品質(zhì)。當然,無論科技再怎么發(fā)展,4速終歸不可逃避它的劣勢,那就是換擋頓挫感較為明顯,而在急加速時也會加劇引擎的噪音,而這并不只是悅翔V7的問題,而是因為車型價格的限制所導致。
為了彌補排量上的欠缺,使用手自一體變速箱可以使超車費力的過程稍有緩解,加之變速箱調(diào)取動力的環(huán)節(jié)設計靠前,所以無需油門過半,變速箱就會及時下探一個擋位,以滿足駕駛者的需求。如果推至手動模式,換擋速度并不會有明顯改善,但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從而進行轉速的切換。
當你習慣并認知1.6L動力的職責后,抱怨也將逐漸淡去。學會在經(jīng)濟巡航的狀態(tài)下行駛,悅翔V7的綜合表現(xiàn)還是值得稱贊的。方向的指向性是典型家用車的設定,不會顯得激進但也不會完全喪失路感,偏輕盈的轉向力可以使你在城市中的輕松的游走。整車的穩(wěn)定性也很出色,我們嘗試在120km/h的車速行進在高速中,這也是國內(nèi)高速路限定的最高車速,悅翔V7的表現(xiàn)十分穩(wěn)定,底盤的厚重感可以被駕駛者感知。
同樣這與懸架系統(tǒng)的付出密切相關,雖然眾多車型都會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的結構,但出于調(diào)校方面的能力會有很大偏差。悅翔V7的懸架特點為中性,這一點與日系車很相似,懸掛阻尼與彈簧的設定更趨于吸收震動為主,將少量的顛簸感傳遞至車內(nèi),可以很好的確保駕乘人員的舒適性。
悅翔V7是繼V3、V5后誕生的新品,但在設計與技術等方面可以算是跨越性的進步。原創(chuàng)度極高的設計,并且照顧到了前后整體的呼應性,而在電子配置與安全性方面也將成為該車的賣點。在試駕當日與廠商相關領導的溝通中,他表示這款車將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市,起售價約在7萬元,隨后還將推出搭載1.0T的車型,最后就讓我們一同對悅翔V7的售價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