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1 07:00:02 來源:網(wǎng)上車市 編譯 編輯:丁祎
如今越來越多的緊湊級車在空間方面可以比肩中級車,并且在動力方面也并不示弱,而在價格方面則有著較強的優(yōu)勢,對于家庭用戶來說實用并且動力充沛是這個級別車型的最大特點,下面我們就推薦三款這個類型的緊湊級車。
按照傳統(tǒng),我們依舊會從外觀開始介紹,如果你對啟悅的外觀內(nèi)飾已有了解,可以直接跳轉至后面的試駕部分。源于ALIVIO概念車量產(chǎn)版本的啟悅,在外觀設 計上保留了概念車諸多的元素,前臉的變更甚微,除了橫置五幅的進氣格柵改為四幅,霧燈由方變圓外,其它部分都是照搬了概念車的原型,所以在前臉視覺性上的 表現(xiàn)可謂相當不錯。
筆直的上部腰線由前翼子板始發(fā),貫穿至尾燈,短尾的設計賦予了車身更多的靈動感。下腰線則采用了逐漸上揚的走勢,以降低視覺重心,突出運動感。多條幅式樣 的輪轂在美觀性上表現(xiàn)平平,16英寸的規(guī)格符合同級車當下的趨勢,205/50 R16瑪吉斯輪胎的配備,充分考慮到了后期的更換成本問題。
外端上揚造型的尾燈組令尾部特立獨行,包圍中看似排氣的造型實則反光板,真實的排氣隱藏于包圍下部。對于造型設計是個見仁見智的事,啟悅尾部好看與否我想各有定論,但可以確立的一點是啟悅尾部的層次感頗豐,視覺性做到了十分飽滿。
內(nèi)飾方面,長安鈴木啟悅還是非常符合大眾口味,做工比較驚喜,黑米的配色也是當下最流行的風格,其中穿插著仿木材質的裝飾也是非常用心,起到了很好的修飾作用,也為啟悅車內(nèi)整體氣氛提升了檔次。
動力方面,啟悅搭載了一臺1.6L高效節(jié)油為特性的發(fā)動機,與鋒馭車上搭載的是同一系列發(fā)動機,最大壓縮比達11:1,最大功率90kW,最大扭矩達15N·m,與之匹配的是一款5速手動變速箱。
作為一款銷量創(chuàng)下吉尼斯世界記錄的汽車,卡羅拉自1966年誕生以來銷量早已超過了4000萬臺,而如此出色的銷量全都得益于其均衡的設計理念,但也正是由于均衡,使得卡羅拉在很多人眼中與平庸畫上了等號。
全新卡羅拉的前臉一改以往車型圓潤的風格,幾條鋒利的折線構成了一個“X”形,而且雖然線條犀利,但并不單薄,顯得很厚重。艙蓋上的兩條筋線在大燈處有一個轉折,繼而向下延伸,看起來頗有幾分雷克薩斯的韻味。
雖然正面看上去線條犀利,但全新卡羅拉的車頭從側面看還是充滿了柔和之美,這也為它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奠定了基礎。頭燈組內(nèi)還有從中網(wǎng)延伸而來的鍍鉻飾條,整體感不錯,近光燈配有透鏡,可使光線更加匯聚,提升照明效果。
全新卡羅拉的車身側面線條極為舒展,與此同時,兩米七的軸距也讓它邁入了同級車軸距的第一陣營,上揚式窗線和鍍鉻防擦條的設計營造出了一種車身向前俯沖的姿態(tài)。通過翼子板上的標識可以看出,全新卡羅拉依然采用了帶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的發(fā)動機。
頂配車型帶有無鑰匙進入系統(tǒng),將鑰匙帶在身上直接拉車門就能解鎖;鎖車時觸摸門把手即可。10輻鋁合金輪圈的造型比較符合卡羅拉家用車的定位,試駕車輛配備的是優(yōu)科豪馬ADVAN dB系列輪胎,主打靜音性能。
車尾部分,卡羅拉在兩側尾燈組之間增加了鍍鉻飾條以提升豪華感,而由牌照框上沿引出的棱線一直延伸到保險杠底部,使得整個車尾看起來上窄下寬,穩(wěn)重大氣。尾燈組的造型與頭燈相呼應,剎車燈采用了LED光源,能更及時的提示后車而且壽命更長。
與家族的其他成員一樣,卡羅拉的車身上也有鰭狀導流設計,能有多大效果目前還不得而知,但聊勝于無。全新卡羅拉沿用了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結構,屬于這一級別車的常見搭配;此外,卡羅拉在底盤部分也有著不錯的空氣動力學優(yōu)化。
全黑色的內(nèi)飾運動感強,分層設計的中控臺借鑒了雷克薩斯品牌的理念,比較顯檔次。中控臺邊緣處的仿縫線設計進一步提升了內(nèi)飾的質感。大面積軟性材質的應用使得質感不僅僅停留在視覺層面,而是視覺和觸覺的全方位提升。
三幅式方向盤帶有握位設計,配合表面的皮質包裹共同營造出了不錯的手感;左側的多功能按鍵控制多媒體和電話,右側按鍵則負責儀表盤內(nèi)行車電腦信息的顯示和設置。頂配車型專屬的定速巡航系統(tǒng)控制裝置在方向盤后,可以說是跑高速利器,撥桿的操作方式也比較直觀。儀表部分,外圈的鍍鉻裝飾環(huán)很提氣;中央的彩色液晶屏可顯示行車電腦和多媒體系統(tǒng)的信息,較高的分辨率讓它看起來很舒服。
多媒體系統(tǒng)支持CD、USB、AUX和藍牙播放,但作為一輛頂配車型只有6個音響揚聲器顯得有些說不過去;導航功能支持手寫目的地輸入,識別率不錯。單溫區(qū)自動空調(diào)在這個價位上只能算是中規(guī)中矩的配置,最常用的溫度設置和風量調(diào)節(jié)功能被做成了旋鈕,用起來很順手。前排中央位置的空調(diào)出風口造型立體,風量開關的尺寸較大,方便您快速調(diào)節(jié)。
前排杯架的隔板上帶有儲物槽,寬度正好可以放個iPhone,隔板在不用時還可以拆下來。皮質包裹的座椅填充軟硬適中,支撐性良好;這臺頂配卡羅拉駕駛座帶有8向電動調(diào)節(jié)和腰部支撐調(diào)節(jié),前排座椅還配備了加熱功能。另外,全新卡羅拉除1.6L最低配車型外,均帶有電動天窗這項大多數(shù)國人喜聞樂見的配置,值得表揚。
試駕車型搭載的1.8L 2ZR-FE發(fā)動機增加了VVT-i排氣閥操作角,縮短了進氣導管,添加油溫傳感器,采用充電控制系統(tǒng),降低了缸內(nèi)摩擦,這些改動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油耗,在動力參數(shù)方面相比老款則沒有什么變化,依然是最大功率103kW,峰值扭矩173N·m;與發(fā)動機匹配的是模擬8速CVT變速箱,雖然帶有手動模式,但沒有換擋撥片,好在提供了個運動模式給大家選擇。
當我看到昂克賽拉的外觀,帶來的新奇感并不多,這是因為“魂動”的設計早在阿特茲以及CX-5上就有所感觸。當再次看到這種設計出現(xiàn)在昂克賽拉身上時,你會覺得它似曾相識。遠遠看去,就像是一臺小號的阿特茲。我們拿到的是一臺三廂版2.0L頂配車型,或許有些網(wǎng)友確實糾結于選三廂還是兩廂,對于筆者來說,三廂更實用些,而且那短促的車尾并不顯得贅余。
就如馬自達前兩代車型那樣,彎曲的弧線依舊高頻率的出現(xiàn)在車身的每一處細節(jié)。不過這一代車型看上去要陽剛不少,一掃之前設計的陰柔之氣。腰線從車頭一直延續(xù)到車尾,并和尾燈融合相連,加上本就短促的車尾造型,即便你看到的是一款三廂車,但依舊給人干練靈活的感受。
昂克賽拉的三廂造型絕對相比馬自達3星騁要動感協(xié)調(diào)的多,緊湊短小的后備箱造型設計,讓它的三廂造型也充滿了運動感。后尾燈的示寬燈造型與前大燈LED日間行車燈造型前后呼應,雖然沒有提氣的LED光源,但銳利的后燈造型看上去也非常拉風。
之前接觸了一汽馬自達的中級車阿特茲,從外觀到駕控都讓人印象深刻,但過于平庸的內(nèi)飾拉低了阿特茲的性價比。昂克賽拉會不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進入到車內(nèi),車內(nèi)所呈現(xiàn)的細節(jié)以及整體配色都打消了我之前的顧慮。這款頂配版采用米色和黑色相間的顏色搭配,使車內(nèi)既不會因為黑色過多而壓抑,也不會因為米色的參雜而顯得不夠運動??梢哉f,兩種顏色的選用相得益彰。
出現(xiàn)在昂克賽拉車上的這套人機交互系統(tǒng)可以說為其賺足了眼球和面子,包括獨立于中控臺之上的觸控液晶屏也在同級別中少有出現(xiàn)。體驗過這套操作系統(tǒng)后,你會不由得稱贊它的便捷性,相比寶馬iDrive和奧迪MMI,昂克賽拉所擁有的這套操作系統(tǒng)除了功能稍少一些外,操作質感和邏輯設定絲毫不落下風。
昂克賽拉提供了同級別中領先的,HUD抬頭顯示技術,可以顯示車速、自動巡航定速設定、導航路線指引。抬頭顯示與中央彩色屏幕都放置在中控臺上方,讓駕駛者的視線做到不離開前方,這個設計也是出于人性化的考慮。
SKYACTIV-G發(fā)動機在低速或起步時,發(fā)動機會進入,油電混合動力車上采用的米勒循環(huán)狀態(tài),保證車輛油耗。如果你需要更強的動力,深踩油門發(fā)動機會改變?yōu)槌R?guī)自然吸氣發(fā)動機采用的奧拓循環(huán)狀態(tài),兩者的切換,兼顧了動力性與燃油性,并且你不會感覺到它的改變。
作為長安馬自達第二款搭載創(chuàng)馳藍天技術的車型,昂克賽拉開起來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均衡、平順。2.0L直噴發(fā)動機參數(shù)上在同級別中并不算最好,大多數(shù)人都會感覺它的爆發(fā)力不足,但昂克賽拉合理的變速箱匹配讓它的加速平順、輕快,速度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jīng)很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