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里2毛錢的車聽過嗎?吉利帝豪EV450了解下
小編最近結束了漫長的新能源車型海選,買不起車況不確定的二手Model S,指標期限等不起無限期跳票的Model 3和Leaf、短暫的生命耗不起寶馬i3只能慢充的單一模式。終于冒著成為整個編輯部“笑話”的風險購入了一臺某中國品牌新能源車型,結合編輯部賈老師“悲慘”的電動車使用經歷,看起來這段新的旅程并不會太美好。不過當這臺試駕車來到身邊后,我對中國品牌純電動車的觀感似乎有了一些改變,它就是中國品牌新王吉利出品的帝豪新能源EV450(查看賈先生之前的體驗文章)。
相比于其他車迷,我算是比較支持在低價位車型中使用電動作為動力來源的一員,畢竟中國市場受制于排量稅的影響,購入國際通行廉價車標準(2萬美金)左右的消費者大多忍受小排量發(fā)動機帶來的動力間隙,而電動車一氣呵成的扭矩特性可以有效的帶走小排量內燃機的“哮喘病”。
回到帝豪EV450這個個體本身,足夠的低速扭矩和電動車的物理特性,用最直接形象的比喻就是如同低速版“高鐵”的加速特性。帝豪EV450高達120kW的最大功率也讓它的高速表現對得起觀眾??偨Y來看,其動力表現,在法定限速內就像一臺2.0T的汽油車型。
小編自己購買新能源車型之時,家人給我唯一的要求就是看起來盡量像一臺燃油車一樣。這也難怪,市面上太多的新能源車型的設計,甚至可以用“妖艷賤貨”來形容。雷克薩斯及豐田代表新能源那淡淡的藍色,被中國品牌無以復加的呈幾何倍數的COPY。不過回過頭來看看帝豪EV450這款車,雖然它的設計稱不上驚艷,但也絕對不是驚嚇。四平八穩(wěn)卻又透露出吉利特有質感的設計,想必在日后會屬于耐看類型。
就目前的車市而言,對于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京買純電動車已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想去擠地鐵斗智斗勇就只能去充電樁邊上當數學家,已經成為年輕人新的煩惱。不過對于帝豪EV450而言,高達400km的綜合續(xù)航里程和0.5小時的快充等待時間,會讓電動車的陣痛期來得更短一些。而且相比于日益興盛的“PPT造車”玩著流量變現的把戲,作為中國品牌新王的吉利汽車才不屑于圈這點小利,這對車主也是一個不小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