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車還得看里子,冒險家PK奧迪Q3,這次我站林肯
成長,就是自身不斷變得成熟穩(wěn)重的一個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的經歷,際遇都并不相同,但在國內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會在成長期經歷的一個事叫做:家人認為所謂的好。
“這件衣服挺適合你的”、“這所學校很好,你得努力追趕”、“這份工作挺好的,你就不要折騰了”。。。。等等這類的話是不是總是縈繞在耳邊,即便是到了買車這樣的階段,總是還會有“買車總歸是BBA好點”這樣的意見,而這一次,逆來順受慣了的我卻決定聽自己一回。
品牌效應確實能增強一款產品在市場上的號召力,但也很容易讓人忽視對這款產品背后的實力的細究與探索。奧迪Q3其實就是很明顯的例子,BBA之一的名號確實足以讓人為之買單,但是自新款推出以來,其“簡配”行為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在二三十萬價格區(qū)間與奧迪Q3相比,林肯冒險家則是一款完全用產品說話的產品,面子上全新家族化設計很大氣,而且尺寸上碾壓奧迪Q3,刷新了這個級別的全新標準。
回頭率 還得看林肯
盡管林肯冒險家是林肯SUV序列中“小弟”,但在整個外觀部分林肯冒險家還是繼承了家族設計基因,堪稱行動的雕塑。林肯星輝式的前進氣格柵采用鏤空星輝網格設計,與林肯星標相呼應,彰顯了林肯更為精致的現代美學。
都說奧迪是“燈廠”,林肯在這一方面同樣不逞多讓,前有晶鉆式自適應LED矩陣大燈,后有一體貫穿地平線式LED尾燈,可實現適時啟動大燈隨動轉向、自動防炫目等功能,不僅科技性更強,同時提升了行駛安全。
而奧迪Q3依舊沿用多年來慣用的“大嘴式”進氣格柵,雖然剛勁的線條延伸至前臉的每一個部分,但不免讓人產生審美疲勞。跟走優(yōu)雅、奢華路線的林肯冒險家還是有著明顯的層次差。
奧迪Q3的大燈外形充滿鋒利的棱角,“川”字型的日行燈內部集成了轉向燈功能,科技感比較足。尾燈部分奧迪Q3同樣采用了“川”字型的導光條,與前日行燈相呼應。不過雖然奧迪Q3新款要比老款更加狹長,但卻沒有林肯冒險家一氣呵成的流暢感。
在車身尺寸方面,林肯冒險家更是有著全方面的領先,4615mm的修長車身配合懸浮式車頂的設計,在優(yōu)雅與美系的力量感間取得了一個平衡。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更大的車身尺寸換來舒適且寬裕的空間,不正是買SUV的第一訴求嗎?
極簡=科技?可別忘了智能交互
如何定義一輛車是否豪華,除了品牌,我認為更多的體現在一輛車的內裝用料上。林肯冒險家在內飾上采用黑棕的配色,并搭配木質飾板,美式豪華的風格瞬間映入眼簾。
除了木紋飾板以外,林肯冒險家還在車內大量采用了皮質包裹,提升了內飾部分的觸感。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還配有換擋撥片,讓整個駕駛來的更有激情。
而奧迪Q3在內飾部分除了座椅采用Alcantara材質的包裹外,其余基本就是偏硬的材質包裹,稱不上豪華。在內飾的整個布局上,奧迪Q3遵循著簡約風格,延續(xù)家族的科技風,“虛擬座艙”雖名聲在外,不過說到交互這一塊,林肯冒險家似乎更加懂消費者。
林肯冒險家搭載SYNC+智行互聯(lián)系統(tǒng),其專為中國車主量身定制。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12.8英寸的超大高清觸控屏擁有“智能導航”、“自然語音交互”、“豐富的車載娛樂與服務生態(tài)”和“云端智能互聯(lián)互通”四大特色。很多時候,它不再扮演代步工具的角色,更多的像是熟悉你的伴侶,懂你所想。
除了硬件的優(yōu)勢之外,林肯冒險家在配置上同樣實現了碾壓,同拿頂配的車型相比,林肯冒險家不僅擁有前排電動座椅記憶功能,此外前排座椅通風、加熱、按摩一應俱全,就連后排座椅都提供加熱功能,而奧迪Q3僅有前排座椅加熱,說林肯冒險家配置同級之最似乎也恰如其分。
空間冒險家全面領先
在空間部分,林肯冒險家的車身尺寸達到了4615mm、1887mm以及1630mm,軸距達到了2711mm,而奧迪Q3在車身尺寸上僅為4481mm、1848mm以及1616mm,軸距也僅為1680mm,林肯冒險家在這一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具象到整個車內空間上來看,由于其出色的車身高度以及軸距尺寸表現,因此林肯冒險家在車內不論是頭部還是腿部空間都得到了出色的釋放,再加上全體感尊享座椅的加持,林肯在空間表現以及乘坐舒適性上在同級幾乎沒有對手。奧迪Q3在空間設計理念上雖然已經在盡力營造大空間的表現,但是受制于車身的絕對尺寸,因此其與林肯冒險家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在后排座椅空間表現上,身高1.78米的乘客在調整完林肯冒險家前排座椅并保持不動的情況下,其后排頭部空間仍有1拳的空間,整個腿部空間約有3拳左右的空間;而在相同情況下,奧迪Q3的后排頭部空間僅為3指,腿部空間約為1拳2指。值得一提的是,林肯冒險家后排座椅可前后滑動150mm,椅背角度可調12度,多角度讓乘客坐擁全新舒闊空間。
而在后備廂空間上,奧迪Q3 450L的后備廂容積已經表現非常出色了,但是林肯冒險家的后備廂空間卻達到了驚人的586L,同時在后排座椅和后備廂之間,林肯冒險家只需通過電動折疊一鍵開關就能優(yōu)雅放倒第二排座椅,將后備箱容積擴充至1373L,空間上林肯冒險家妥妥的碾壓對手。
這可能是最好的“操盤專家”
好的行駛品質,不單單要看發(fā)動機以及變速箱的匹配,底盤亦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林肯冒險家全系搭載一臺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即便是購買入門版的車型,你同樣可以享受到245Ps,390N·m發(fā)動機給你帶來的強勁動力。而奧迪Q3入門僅搭載1.4T發(fā)動機,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僅150Ps,即便是2.0T高功率版本的發(fā)動機最大功率也才220Ps,與林肯冒險家相比毫無優(yōu)勢。
林肯冒險家搭載集福特與通用技術于一身所開發(fā)出來的8AT變速箱,在平順性上自不用多說,在整車加速時候的爽快感以及升檔時候的綿密感都拿捏的相當到位。奧迪Q3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在加速上來的更加兇猛,但在實際的動態(tài)表現中,整車姿態(tài)并不會那么優(yōu)雅。
林肯冒險家在底盤部分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的組合,這套“黃金組合”所帶來的優(yōu)勢便是舒適以及穩(wěn)定。林肯冒險家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其懸掛下擺臂采用了鑄造的鋁合金材質,降低了簧下重量,提升了車輛的貼地性;而奧迪Q3的前下擺臂由此前的鋁合金部件減配為單層鋼板沖壓,雖然同樣可以降低簧下質量,但在穩(wěn)定性上明顯不如林肯冒險家。
在底盤部分,林肯冒險家還采用了較粗的防傾桿配合阻尼非常輕快的減震器,令冒險家車頭的響應更為迅速、過彎時側傾更小,能給予駕駛員更多信心。值得一提的是,林肯冒險家在前輪拱內,“不計成本”地覆蓋了大面積的玻璃纖維材質,以換來更好的NVH。
而得益于林肯冒險家舒適化的底盤設定,因此整車能很好地吸收路面的顛簸,在高速能提供更加平穩(wěn)的車身姿態(tài),頂配車型還帶CCD自適應懸掛,帶道路預判功能,無論何種地形,都能輕松應付自如,保證了車內乘客的舒適性。
總結:
林肯冒險家的出現豐富了整個緊湊型SUV的細分市場,雖然BBA的品牌過硬,但在實際的購車過程中,往往還有許多其它因素影響抉擇,譬如用料、又譬如智能車機交互,而在這些方面,林肯冒險家確實要領先一眾同級合資車型,更優(yōu)雅的車身外形,更安全的駕駛保障,更舒適的駕乘體驗,更充沛的動力儲備,這樣的美式豪華還不值得你堅持自我一回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