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Model X?自帶“絕地光劍”的小鵬G3滿足你
“新造車勢力”存在的意義何在?我覺得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可以放下傳統(tǒng)車企的“包袱”,大刀闊斧地去嘗試新設計和新功能,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小鵬G3就是其中的典范。我去參加了小鵬G3的設計解析會,本來心理預期是外觀內飾這一套講下來,沒想到設計團隊坐得整整齊齊之后,上來就開始聊科幻電影,聽起來好像有點兒不務正業(yè),不過聽完了之后我發(fā)現,小鵬G3還真就是這么設計出來的。
小鵬汽車造型設計中心總監(jiān)趙里的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在小鵬G3的設計上,我們堅持產品經理的思維,站在用戶角度思考,不做無用設計元素的堆疊。”熟悉互聯網公司的朋友們應該都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有所了解,產品經理是一款互聯網產品的“C位人物”,用戶需求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全靠產品經理把控。在傳統(tǒng)車企中,品牌“包袱”很重,設計師很難接觸到用戶的真實想法,最終呈現的汽車產品造型往往需要用戶進行不同程度地忍耐和妥協(xié)。
作為主打智能和科技的純電動車型,“假進氣口”、“排氣裝飾”等傳統(tǒng)燃油車型上的設計套路在小鵬G3上沒有出現,可以看作是產品經理思路的一個體現,也正因為如此,小鵬G3很容易就展現出自己不同于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新能源車型的“原生科技范兒”。
自古以來“從無到有”往往是最難的,小鵬汽車設計團隊在打造科技感上很巧妙地走了捷徑:喚醒。通過喚醒用戶記憶中和科技感相關的事物,引申到汽車產品上來,從而獲得用戶共鳴。當然了,不同用戶群體記憶中的喚醒形象有一定差別,就好像張利華說到外星人時想到E·T,而我會想到異形一樣。
幸好他們沒在車燈上選擇使用“外星人”元素,而是采用了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星球大戰(zhàn)中的絕地武士光劍樣式,據說在設計開發(fā)過程中受到了法規(guī)的限制,不過無論如何最終效果還是不錯的,三條光帶組合成“光劍”的劍身和劍柄,辨識度頗高。
省去了發(fā)動機的龐大體積,純電動車的車身設計靈活度很高,小鵬G3就充分利用了這一優(yōu)勢,車頭盡量下壓,狹長的前燈組和向前伸出的前保險杠下部擾流板,給人富有動感的視覺感受,車身腰線比較簡單,純黑色車頂營造出時尚的雙色車身,從B柱開始下滑的溜背造型呈現出轎跑車風格,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需求。
順著高高聳起的尾部可以一窺小鵬G3的底盤,在大面積護板下采用了扭力梁非獨立后懸架,當然這也是同級別車型上常見的配置,前后底盤護板則有助于減少行駛中的風阻和噪音。作為一款SUV車型,小鵬G3的空載離地間隙還說得過去,至于具體數據還有待廠家公布。
尾燈組點亮之后非常驚艷,采用漸變的鉆石切割反射式發(fā)光效果,看起來就像是里面鑲滿了鉆石,當然實際上并沒有,只是通過特殊結構充分運用了光的反射與折射原理。
關于這塊玻璃值得多說幾句,實現敞亮的太空艙既視感之外,小鵬G3的前風擋還可實現99.4%的紫外線隔絕率、70%的光透過率和60%的熱量隔離率,并且在頂部范圍內嵌了深綠色高敏遮陽帶,A柱內側也設置了折疊式遮陽板,在享受開闊視野的同時不用擔心夏天開車被曬黑太多。這塊前風擋玻璃為意大利原裝進口,據廠家人員介紹,如果損壞更換的話,價格在2萬-3萬元之間,預定了小鵬G3的朋友記得到時候多上幾份玻璃險。
車頂相機是選裝配件,通過中控臺上的15.6英寸懸浮觸控大屏或手機App進行操作,可隨時啟動車頂相機進行錄像或者攝影,并分享照片或視頻到駕駛員的手機上。車頂相機主要滿足駕車出游記錄沿途美景的需求,小鵬G3另外還配備有全景影像系統(tǒng)和行車記錄儀。
據廠家介紹,小鵬G3車身上裝備了20余個智能感應設備,隱藏在車身線條之中。我大致掃了一圈發(fā)現了幾個:前后泊車雷達、全景影像攝像頭、用于自適應巡航的毫米波雷達、用于車道偏離輔助和主動安全系統(tǒng)的單目攝像頭、感應式電動尾門等等,可以說小鵬G3的配置水平相當之高,至于實際操作起來是不是好用,還需要等到試駕之后才能知曉。由于廠家還未開放內飾拍攝,所以今天只能和大家聊到這里了,下面放一段簡短的視頻,換個角度來看看這款新車:
作為一款“從科幻片里”設計出來的車型,小鵬G3在外觀設計方面確實做到了十足的科技感,至于內飾部分,最大的亮點無疑是15.6英寸的觸摸屏了。但是車機畢竟和手機的使用環(huán)境有所差異,就目前我試駕過的十幾款“大屏”車型來說,用起來便捷順手的實屬鳳毛麟角,也許小鵬G3會給我?guī)眢@喜。關于小鵬G3的動力系統(tǒng)和駕駛感受,需要等到試駕之后才能向大家報告,不過在此之前我試駕過小鵬G3的“1.0版”車型,兩者動力和底盤調校差別不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圖進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