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1 07:03:43 來源:網(wǎng)上車市 原創(chuàng) 編輯:徐捷
我從未想過用這樣的詞匯命名標題,但是僅僅的提升、跨越、變革等字眼實在無法概括它的改變。作為主攻年輕市場的科魯茲,5年時間售出112萬輛的成績無疑成為了上海通用雪佛蘭旗下最暢銷的車型之一。如今,服役5年已久的科魯茲與當下趨勢漸行漸遠,革命性的換代產(chǎn)品無疑是它的救命稻草。
全新科魯茲 整車輕量化設計 | ||||||
車身 | 72%大量使用高強度材料 | ↓15% |
整車重量相比現(xiàn)款車型 減輕100kg以上 |
|||
內飾 | 輕量化座椅 | ↓13% | ||||
輕質阻尼片 | ||||||
輕量化儀表盤 | ||||||
引擎 | 輕量化高壓鑄鋁缸體 | ↓12% | ||||
鋁制油底殼 | ||||||
鋁制缸蓋卡鉗 | ||||||
鋁制轉向節(jié) | ||||||
底盤 | 鋁制車身 | ↓11% | ||||
副車架優(yōu)化 | ||||||
制動系統(tǒng)減重 | ||||||
尼龍材質ABS防塵蓋 | ||||||
空調 | 鼓風系統(tǒng)創(chuàng)新 | ↓3% | ||||
取消前排支架 | ||||||
優(yōu)化管路設計 | ||||||
制表:網(wǎng)上車市 www.cheshi.com |
1.4T引擎與DCG雙離合變速箱率先使用在全新科魯茲上,通常家族最新動力系統(tǒng)會配備在旗艦車系當中,所以這不難看出科魯茲對上海通用雪佛蘭的重要性。當然除了這些,超輕高強度車身、全鋁副車架以及諸多電子配置的融入,也將成為本篇的看點。
全新科魯茲的外型設計已找不到與老款的聯(lián)系,強硬的線條感已被削弱,更趨于流暢的走向。分體式家族進氣格柵得以延續(xù),主進氣格柵的尺寸明顯加大,營造更好的視覺力,前燈組則變得修長,總成近光部分加入了透鏡,同時霧燈區(qū)域也融入了時下流行的LED日間行車燈。
全新科魯茲與競品車型對比 | |||
產(chǎn)品名稱 | 科魯茲 | 寶來 | ??怂?/td> |
品牌 | 雪佛蘭 | 一汽-大眾 | 長安福特 |
車身結構 | 三廂車 | ||
長(mm) | 4567 | 4523 | 4534 |
寬(mm) | 1786 | 1775 | 1823 |
高(mm) | 1454 | 1467 | 1483 |
軸距(mm) | 2662 | 2610 | 2648 |
制表:網(wǎng)上車市(www.cheshi.com) |
車頭下沉與溜背的設計組合,使側車身顯得十分舒展,腰線也繼而采用了多條疊加式的布局,營造更為立體的效果。C柱的傾斜角明顯增大,與備廂有了默契的銜接。16英寸亞光炭灰色涂裝的輪轂為高配車型所有,匹配瑪吉斯Victra系列輪胎,特性更偏向于舒適。
溜背造型同時賦予了全新科魯茲短尾的視覺效果,此外尾部的線條也變得復雜起來,備廂末端所營造出的鴨尾設計便起到了重要因素,為了更好的突出年輕運動的定位,后包圍底部還增設了擾流口,只不過它的作用在于提高美觀性,與性能無關。
飛翼式的中控臺造型與外型動感的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差異化的雙色布局使得功能區(qū)域的分隔明朗化。在工藝上全新科魯茲融入了大量軟性材質,分別覆蓋主副駕正前以及車門飾板處,無論觀感還是觸感都得以升華。
點擊了解MyLink 2.0:雙互聯(lián)/云服務 雪佛蘭MyLink2.0系統(tǒng)解讀
MyLink人機交互系統(tǒng)已升級為2.0版本,前不久我的同事已做過詳細的功能解析。借助于全新的8英寸電容屏,可視化與功能豐富性都有了更卓越的表現(xiàn),SiRFprimaⅡ主控芯片與Cortex-A9 800MHz處理器為系統(tǒng)快速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套系統(tǒng)內另配有1GB內存與16GB硬盤,可作為地圖包、APP程序的儲存介質。MyLink 2.0系統(tǒng)的最大亮點是真正實現(xiàn)了雙屏互動,通過HDMI數(shù)據(jù)線連接安卓手機后,便可在車內中控屏進行全部軟件的使用;而連接蘋果手機,則可以實現(xiàn)映射效果,但在中控屏內不能進行軟件操作。
在對大多數(shù)車型的評測中,一般空調系統(tǒng)的介紹都會一語帶過,不過全新科魯茲的這個部分我想還是值得向大家推舉。中央?yún)^(qū)域的按鍵設計比較常規(guī),操作上沒有任何難度,兩側的旋鈕除了控制風量與溫度設定外,實時的信息也被嵌入在其中,顯得十分精致時尚。
三幅式方向盤顯得尤為動感,兩側位置進行了人體工程學設計,同時由皮革包覆,手握感十分扎實。兩側快捷功能鍵包含對巡航、語音以及對行車信息的控制,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按鍵表面覆蓋了一層橡膠,我能想到的最大好處就是防塵。
此次全新科魯茲為頂配車型融入了更多的配置,例如安吉星、一鍵啟動、自動大燈、啟停系統(tǒng)、自動泊車等等,雖然購買頂配車型的消費者不在多數(shù),但廠家希望以這種方式宣揚這款車有著徹頭徹尾的提升。
馬鞍棕色的座椅配色無疑為內飾提升了時尚感,座椅表面包裹的皮革材質較為柔軟,整體包裹性還算不錯。這輛高配車型配備了主駕6向電動調節(jié)以及腰部支撐手動調節(jié),而副駕則為全手動調節(jié),并且沒有配備腰部支撐功能。
對于緊湊級家用車而言,車內空間將與日常實用性息息相關。身高1.82m的體驗者坐入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位置后,頭部空間為4指;后排頭部顯得有些局促,圖片中不難看出體驗者頭部也沒有任何空間,這樣的問題在老款中也是如此,而腿部空間卻有著近乎2拳的表現(xiàn)。后排頭部空間的尷尬局面與溜背造型不無關系,正所謂想得到優(yōu)美線條就必須要放棄些實用性。
后排座椅依然為雙頭枕布局,而地板中央的凸起也顯得有些狹窄,所以中間乘客的舒適性會受到很大成都的制約。此外,我認為后排應該增設出風口,對于乘坐舒適性會有明顯的提升。
后備箱常規(guī)容積430L,內部設計十分規(guī)整,這為儲物提供了盡可能的最大化空間,后排座椅支持4/6拆分放倒,有效提升了儲物的靈活性與便利性,只不過座椅放倒后與備廂地板的平整度不高。
全新科魯茲換裝了全新動力總成,沒錯,并不是沿用之前創(chuàng)酷的。動力方面提供兩種三種組合方案,即1.4T與7速雙離合、1.4T與6速手動、1.5L與6速自動、1.5L與5速手動,對于用戶來說,在購車時也有了更寬泛的選擇。
這臺1.4T率先配備在全新科魯茲上,此后雪佛蘭也會有眾多車款加入其中,不過廠商方面表示,創(chuàng)酷的1.4T引擎也會繼續(xù)使用,因自身成本更低,所以將會使用在旗下中低端的車型上。
在談論了半天外觀內飾后,是時候將全新科魯茲發(fā)動了,在初段踩下油門后,渦輪并沒有急于協(xié)助,車速的攀升循序漸進,而在油門處于中段時,轉速表的指針將會快速移動,這預示著最大扭矩已被喚醒,此時,這股推力會幫助你輕松完成超車的動作。
如果是在全油門激烈駕駛下,變速箱電腦似乎需要短暫的思考時間,再斷定駕駛者的意圖后才會發(fā)號施令,所以在換擋時還是能夠感受到一定的延遲。在多數(shù)平穩(wěn)駕駛時,雙離合變速箱平順的效果得以充分表現(xiàn),高速擋位(5擋及以上)的切換很難被察覺出來,但在低速擋位(2、3擋)時,不時會發(fā)生頓挫較為明顯的個別現(xiàn)象,這種頓挫感有別于大眾DSG的抖動,更像是銜接有些生澀,也許這就是目前雙離合變速箱在低速下無法克服的問題。
提及1.4T與7速雙離合的組合,相信所有人都會想到大眾現(xiàn)行的配置。而在目前,10多萬的選車區(qū)間中,黃金動力的配給幾乎完全被大眾所壟斷,為此全新科魯茲的推出勢必會搶占其市場份額。當然光是依靠動力系統(tǒng)是無法完成與對手的抗衡,全新科魯茲在底盤方面相對老款有了質的提升,通過使用鋁制副車架,增強型瓦特連桿,底盤減重11%后,車輛操控性得以升華。
方向的指向性以及路感不算清晰,但在彎道中的表現(xiàn)卻顯得游刃有余,車身的循跡性很好,并能在車身發(fā)生傾斜時給予一定的側向支撐力,總體來說全新科魯茲更趨向于易于駕駛的風格。在非鋪裝路面以及遇有顛簸時,懸掛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同樣突出,懸架的回彈速度被設定的極佳,不會因回彈速度過快導致明顯的顛簸感,也不會因速度過慢而感覺到過于綿軟。并且通過多次測試后,可以感受到車身在經(jīng)過顛簸時的完整性相當不錯。
對于老車主而言,全新科魯茲可能在駕駛上顯得不那么運動了,有些妥協(xié)勢必為了做出更好的平衡性,全新科魯茲不再顯得偏執(zhí),它可以適應更廣泛的人群,例如車身減重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加之0.28的風阻系數(shù),都不難看出此次它的轉變都更貼合舒適性。
當你切實接觸過全新科魯茲后,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蛻變之處,它更能迎合大多數(shù)人的喜好,同時也不是盲目以配置吸引眼球,全新動力總成,全新車身架構,全新智能車載系統(tǒng)都將是它所為消費者體現(xiàn)出來的誠意,而對于大眾所表現(xiàn)出的壟斷局勢,相信有不少消費者苦于購車前的選擇,這一次,你可以有了多一重的選擇。如果你對全新科魯茲期盼已久,那么就不要錯過網(wǎng)上車市為你明日帶來的價格公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