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航278公里的電動車能買嗎? 別忘了它可是大眾!
說起大眾朗逸這款車型,不得不說是中國車市消費觀的一個縮影。它能取得熱銷,恰恰是因為它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中國消費者的心坎里:不高的價格、大氣沉穩(wěn)的外觀、扎實的國內品牌口碑甚至是更加優(yōu)于大眾同級別先進車型的舒適性。而全新一代朗逸換裝MQB平臺后,在安全性上也補齊了最后的短板。既然在中國已經是超過400萬臺銷量的票房霸主,可謂算是十足的“車”生贏家了,那還有什么別的追求呢?那就是趕一把時髦:觸電!
在進口了e-Golf這款全球同步車型后,大眾集團顯然想在“綠牌子”上多做點文章。不過雖有高爾夫之名,但不充盈的續(xù)航加上沒有補貼的售價,讓大眾的情懷無處落地。那朗逸純電就不一樣了,預售價15萬有余的價格讓很多本來只能買北汽的用戶就可以另做打算了,如題所示這可是大眾呀。
但朗逸純電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它在2019年發(fā)布卻依然只有278km的NEDC標準續(xù)航能力,實實在在有些拿不上臺面。為什么一貫在市場上“趕盡殺絕”的大眾品牌,會給人留下一個這樣的口實呢?我們就來從頭說說國際廠家,他們對于純電動車型的理解。
隨著近年來限牌力度的加大和社會輿論以及廠家公關層面對于電動車的宣傳,雖然自燃比例居高不下但是也不妨礙“大趨勢”走向祖國大地。在北汽新能源EU5都能月銷近萬的大背景下,其實很多家里用電動車作為購買第二臺第三臺車型訴求的消費者,確實需要一些簡潔大方審美正常的車型作為候補。那么像朗逸純電這樣的一款深受國民愛戴的形象,就會顯得格外的偉岸。雖然我對它的中網設計持保留意見,但是好像你也真的找不到比它造得“更正常”的純電動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