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新5系即將入華 全系六代歷史揭秘(圖)
寶馬全新一代5系轎車代號為F10,替代了之前的五代車型均采用的“E”級代號。寶馬全新一代5系不僅外形酷似新7系,而且還配備了新7系的后輪隨動轉向功能,將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引入國內。寶馬5系自1972年推出至今已有近40年的歷史,歷經(jīng)6代發(fā)展,目前已經(jīng)鞏固了在公商務用車領域中地位。通過以下的詳實解析,讓我們就一同來了解下這款車型的歷史。

2009年 第六代F10

寶馬新5系的車身尺寸分別為長4899mm、寬1860mm、高1464mm、軸距2968mm,而國產(chǎn)后的寶馬新5系經(jīng)過加長后軸距將超過三米左右,其內部空間更加寬敞。此外,寶馬新5系標配自適應的氙氣大燈,而標志性的天使眼也將采用LED元素。

寶馬新5系的外形設計更加時尚和動感,從發(fā)動機蓋上的突起線條到貫穿車身的高挑腰線,配合多幅運動型鋁合金輪轂,較老款車型更加運動但又不失行政的氣質。

寶馬新5系尾燈雖然傳承經(jīng)典的“L”造型設計,但轉向燈卻同樣采用了LED元素,彰顯大氣的同時又不失前衛(wèi)與時尚。此外,微微翹起的后備廂配合鍍鉻雙尾排設計,讓寶馬新5系更顯動感。

寶馬新5系配備了泊車輔助系統(tǒng)和盲區(qū)攝像頭,這些出現(xiàn)在寶馬7系旗艦車型上的高科技裝備,讓這個身長4899mm的“龐然大物”在都市內泊車變得游刃有余。
寶馬新5系的內飾與7系有些相似,新款儀表盤讓駕駛員讀取信息更加直接。而第四代寶馬iDrive系統(tǒng)和6速電子手自一體變速箱,也均成為寶馬新5系的標準配置。

寶馬新5系駕駛席真皮座椅標配10向電動調節(jié),分段調節(jié)的椅背角度可以讓駕駛員輕松找到適合自己的坐姿,同時更加到位的座椅肩部、腰部和腿部支撐,降低了長途駕駛的疲勞。

寶馬新5系的后排座椅可按4/6比例放倒,從而進一步擴展后備廂的容積。此外,寶馬新5系配備后排自動空調系統(tǒng),為后排乘客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

寶馬新5系除配備輔助泊車系統(tǒng)高科技裝備外,還采用了車道偏離警告系統(tǒng)、偏航控制系統(tǒng)、自動讀取限速標志的信息系統(tǒng)、抬頭顯示器、行人偵測功能的夜視系統(tǒng)、停車距離控制等諸多安全高科技裝備。

在底盤操控方面,寶馬新5系用雙插臂式的前懸架系統(tǒng)替代了沿用幾十年的麥弗遜懸架,而后懸則依然為多連桿懸架,配合前后粗壯的副車架讓操控極具駕駛樂趣。此外,新5系配備了新7系的后輪隨動轉向功能,進一步提升整車的靈活性及操控性。
2003年 第五代E60

2003年7月,寶馬公司發(fā)布了第5代5系列轎車。這款編號為E60的5系轎車一經(jīng)推出就在汽車界產(chǎn)生了巨大的轟動。在外觀設計方面,3系列的動感與時尚7系列的華麗與典雅被這一代新5系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可以說新車型所體現(xiàn)出的美學造詣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嶄新的境界。同時吸取了7系與Z4設計風格而全新設計的內飾,取自于7系列的ARS、ACC、AFS、PDC諸多電子系統(tǒng),第二代i-Drive系統(tǒng),可轉向車頭燈,鋼鋁組合結構的車身,動態(tài)駕駛模式、HUD抬頭顯示系統(tǒng)等眾多高科技裝備使新5系進一步的鞏固了在行政級轎車市場的霸主地位。

首先投入生產(chǎn)的只有搭載M54直六發(fā)動機的520i和530i及搭載柴油引擎的寶馬530d,由于使用了最新的手動6速變速箱(自動6速變速箱為選裝)使得5系轎車具有更佳的操控性及舒適感。隨后,為了填補520i與530i之間的空白,寶馬公司又推出了525i,同時推出還有的545i,這款搭載 4.4升V8發(fā)動機的高性能版轎車是為了代替上一代5系的540i而生產(chǎn)的。2005年,在部分國家和地區(qū),523i轎車及525i、523i、530i的旅行車款也被投放市場。

第五代BMW 5系車型于2003年10月在中國市場上市。2006年11月,寶馬集團和華晨寶馬向中國市場推出了專門針對中國客戶的BMW 5系長軸距版轎車。2007年,華晨寶馬對BMW 5系長軸距版升級改款,并與國際市場同步上市。
1996年 第四代 E39
1995年,寶馬公司推出了歷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款5系列轎車—E39。在其生產(chǎn)的六年時間里,E39為寶馬公司獲得了無數(shù)的榮譽,其中包括7年內4次榮膺權威汽車雜志評定的“全美最佳汽車”獎,6次“十佳車型”獎,7次“最佳夢想汽車”獎,12次由汽車雜志頒發(fā)的“汽車全明星”獎。僅僅在美國銷售的第一年,這款5系列轎車就取得了賣出了41000部的驕人成績。由于創(chuàng)造性的對部分零件使用了全鋁材料,使得這一代的5系轎車擁有更加輕量化的車身,同時獲得更準確的操控性。除此之外,ASC+T電子輔助裝置、帶電視的導航系統(tǒng)、車載電腦及液晶顯示器作為選裝配置可供用戶選擇。

在1995年,最初生產(chǎn)523i、528i、525td及525tds四種型號5系轎車,其中528i采用了來自于E36的3系列轎車的六缸引擎。1996年,當時作為5系入門級型號,擁有150馬力的520被引入5系家族,同年520i、523i、528i、540i、525tds的旅行車款也隨即生產(chǎn)。與上一代E34不同的是,這一代的5系轎車并沒有四驅款可供用戶選擇。1998年,搭載最新六缸柴油引擎的530d被推出,同時520d更換了全新4缸16氣門136馬力的柴油發(fā)動機,而525d更換的是全新六缸163馬力的柴油發(fā)動機。第四代寶馬銷售超過140萬輛。
1988年 第三代 E34
1988年,編號為E34的第三代寶馬5系列轎車向全球發(fā)布。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代的5系有比E28更寬大的車身,而重量卻比上一代只多了5%,這就使這一代的5系轎車擁有更堅固的車身和更優(yōu)秀的操控性能。起初寶馬公司只提供520i、525i、530i、535i及524td五種型號的可供選擇,這五種型號車型的發(fā)動機均取自于老款5系列轎車,只有525i使用了325i的6缸發(fā)動機使它的功率達到188馬力。

1989年,這一代5系的入門級車型518i被推出,與眾不同的是,它搭載的是編號為E30的寶馬3系列轎車的M40引擎。1990年,全新的擁有6缸24氣門的發(fā)動機被520i和525i所使用,同時,530i退出了歷史的舞臺。1991年,擁有M51六缸柴油發(fā)動機的525td代替了524td型號。1992年,第一款帶有全時四驅的5系列轎車--525ix被生產(chǎn),同時生產(chǎn)的還有520i、525i及525ix三種車型的旅行車款。1993年,更換了全新發(fā)動機的518i也推出了它的旅行車款。第三代寶馬共生產(chǎn)1333438輛。
1982年 第二代 E28

由于第一代5系列的大獲成功,寶馬公司在1981年6月又推出了編號為E28的第二代寶馬5系列轎車。當時的用戶有四種型號可供選擇:518、520i、525i及528i,所有的這些型號都裝備了取自于編號為E23的7系列轎車的的剎車系統(tǒng)及保養(yǎng)提示裝置。1983年,寶馬公司生產(chǎn)了第一輛5系列柴油轎車—524td,它搭載的六缸 2.4升發(fā)動機,可以迸發(fā)出115馬力的動力。1984年,524d被投入生產(chǎn),由于它的六缸發(fā)動機并沒有使用渦輪增壓技術,使得他的功率只有86馬力。第二代寶馬共生產(chǎn)722328輛。
1972年 第一代E12
1972年,寶馬公司在IAA汽車展上推出了編號為E12的第一代寶馬5系列轎車。首先推出的只有兩種型號--520及520i,兩種車型都使用了編號為M10的四缸發(fā)動機。1973年,寶馬公司推出了145馬力擁有六缸發(fā)動機的寶馬525。一年以后,由于石油危機的影響,5系列中的入門級車型只有90馬力的518也被引入5系列,同時在北美市場,寶馬公司推出了寶馬530i,它的六缸176馬力的發(fā)動機配合四速手動變速箱可使530i的最高時速達到124英里/時。

1975年,525的繼任者擁有165馬力的528也隨后獲得了生產(chǎn)。1976年,由于諸多問題的存在,寶馬公司對5系轎車作了些小的改進:改變了前進氣柵(看上去更像編號為E21的3系列轎車),改進了通風系統(tǒng)及整車隔音效果,增加了電動后視鏡及前輪盤式剎車系統(tǒng)。同時運動型輪胎、空調系統(tǒng)、電動車窗及助力轉向也作為這一代5系列轎車的標準配置。同年,520、520i的四缸發(fā)動機也隨即被122馬力的六缸發(fā)動機所代替,528被使用電噴發(fā)動機的528i所代替。第一代寶馬共生產(chǎn)699049輛。
- 華晨寶馬 5系 加長版
- 華晨寶馬 5系 加長版
- 華晨寶馬 5系 加長版
- 華晨寶馬 5系 加長版
- 華晨寶馬 5系 加長版
- 華晨寶馬 5系 2010款
- 寶馬 5系 加長版 迎賓踏板
- 寶馬 5系 加長版 排氣管
主要參數(shù) | 520Li 領先型 2010款 | 523Li 領先型 2010款 | 520Li 豪華型 2010款 |
---|---|---|---|
廠商指導價: | 41.26萬 | 46.86萬 | 42.36萬 |
品牌: | 華晨寶馬 | 華晨寶馬 | 華晨寶馬 |
級別: | 高級車 | 高級車 | 高級車 |
長/寬/高(mm): | 4981/1846/1477 | 4981/1846/1477 | 4981/1846/1477 |
軸距(mm): | 3028 | 3028 | 3028 |
輪距(前)(mm): | 1558 | 1558 | 1558 |
輪距(后)(mm): | 1581 | 1581 | 1581 |
行李箱容積(升): | 520 | 520 | 520 |
油箱容積(升): | 70 | 70 | 70 |
排量(ml): | 1995 | 2497 | 1995 |
最大功率(kw/rpm): | 115/6400 | 130/5800 | 115/6400 |
最大扭矩(n.m/rpm): | 200/3600 | 230/3500-5000 | 200/3600 |
氣缸數(shù): | 4 | 6 | 4 |
變速器形式: | 手自一體 | 手自一體 | 手自一體 |
檔位數(shù): | 6 | 6 | 6 |
前制動器: | 盤式 | 盤式 | 盤式 |
100公里加速時間(s): | 10.6 | 9.6 | 10.6 |
整車整備質量(kg): | 1595 | 1555 | 1595 |
經(jīng)濟油耗(升/百公里): | 8.3 | 9.4 | 8.3 |
查看 寶馬5系 詳細參數(shù)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