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9 09:49:11 來源:網(wǎng)上車市 轉(zhuǎn)載 編輯:孫金冬
【網(wǎng)上車市盤錦站訊】今年10月,日系車在華銷量大幅增長,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恐被進一步擠占,而出口的下滑將使自主品牌前景更加暗淡。嚴厲的汽車限購政策也可能讓努力沖進大城市的自主品牌車功虧一簣。
日系車在華銷量大增 自主品牌份額難保
乘用車分國別市占率變遷(%)
今年10月,本田和日產(chǎn)在華銷量大幅增長,分別是去年同期的3.1倍和2.3倍,豐田和馬自達的增長也在80%以上。即使與2011年相比,四家企業(yè)銷量也有所提高。
日系車的強勢回歸是自主品牌不愿看到的。中汽協(xié)數(shù)據(jù)顯示,9月日系車銷量同比大漲73%,而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卻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大大高于其他車系。
去年10月,釣魚島爭端導致日系車在華銷量一度跌入谷底。德系、美系、韓系車趁機蠶食日系車份額,自主品牌淪為看客。隨著日系車市場逐步恢復,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恐被進一步擠占。
另一方面,各地出臺的汽車限購政策也令自主品牌處境更加艱難。據(jù)預測,中國最擁堵的25個城市或?qū)⒃?015年前后紛紛限購。中汽協(xié)統(tǒng)計顯示,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限購政策實施后,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降幅近半,僅維持在10%左右,遠低于全國32%的水平。以北京為例,限購之后,銷售車輛的平均單價提高88%,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轎車占有率下降17%,消費者更趨向于買合資或進口車。
本意是要緩解交通擁堵和提高空氣質(zhì)量的限購政策,卻讓消費自由變成了碰運氣,好不容易到手的車牌,也不愿意套在一輛“國產(chǎn)車”上。于是,因限購而導致的自主品牌銷量下滑正在不斷蔓延。
此外,以自主品牌為主的汽車出口也在持續(xù)下滑,前9月中國汽車出口同比降8.8%,其中乘用車下降10.8%。目前中國汽車仍未打開歐美市場,主要買家是俄羅斯、伊朗、埃及等國,這使得中國汽車出口受地緣政治風波影響較大。
而日元、韓元的貶值也令自主品牌在與韓系、日系車競爭時處于劣勢。在外資車企的競爭面前,國產(chǎn)汽車廠商本就面臨巨大壓力,出口的下滑將使自主品牌前景更加暗淡。